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有序擴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 更大力度吸引外資參與創業投資 引導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有序規範實施戰略投資

《學習時報》2025年07月18日刊登商務部黨組書記、部長王文濤署名文章《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全文如下:

習近平總書記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並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外資企業在推動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指出中國將長期成爲外資企業投資興業的沃土,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要求切實解決外資企業在華髮展中遇到的問題,並倡導外資企業爲維護世界經濟秩序共同努力。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講話內涵豐富、鼓舞人心,爲我們持續做好穩外資工作、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深刻認識當前形勢下吸引和利用外資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利用外資的長期方針,大幅放寬市場準入,持續改善投資環境,我國外商投資管理體制實現歷史性變革,引資規模穩居全球前列,引資質量持續提升。實踐證明,外資企業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參與者,是中國改革開放和創新創造的重要參與者,是中國聯通世界、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參與者。新時代新徵程,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這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外商來華投資,在中國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帶動了中國經濟增長和就業,促進了中國技術和管理進步。外資企業貢獻了中國1/3的進出口、1/4的工業增加值、1/7的稅收,創造了3000多萬個就業崗位。通過與本土企業、科研院所合作,促進創新研發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外溢效應”突出。過去10年,在華規模以上外資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增長86.4%,有效發明專利數增長336%。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正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有利於引進更多先進技術和科技人才,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這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落實開放舉措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中國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利用外資的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2013年以來,我國已連續8次修訂外資准入負面清單,針對外國投資者的限制措施由最初的190條壓減至全國版29條、自貿試驗區版27條,製造業限制性措施在全國範圍內實現“清零”。當前,我國正在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有利於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

這是引領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的重要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外資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在維護世界經濟秩序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也承擔着重要責任。我國有近50萬家存量外資企業,很多已深耕中國多年。這些外資企業及其供應商通過資本、技術、產品、服務等跨境流動,促進我國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有效提升了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和影響力。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開放指數不斷下滑,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加劇,部分國家搞“脫鉤斷鏈”,干擾了正常國際經貿秩序,也影響了跨國公司正常經營。中國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有利於促進國際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

準確把握吸引和利用外資的基本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事業舞臺大,市場前景廣,政策預期穩,安全形勢好,正是有利於外資企業投資興業的一方沃土。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爲的投資目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資,推動外資工作取得新突破,關鍵在於準確把握以下原則。

堅持開放引領,拓展引資空間。開放的中國,給世界帶來機遇,也給外資企業帶來廣闊空間。我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和進口市場,正在整體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消費升級需求旺盛,多方面增長潛力巨大。只有開放市場,才能將需求潛力轉化爲投資動力。當前,我國在一些領域還有進一步開放的空間,外資企業充滿期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已制定路線圖和時間表,必須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

堅持穩鏈固鏈,夯實引資基礎。我國完備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爲跨國公司來華髮展提供了堅實基礎。外資企業深度參與塑造我國的產業體系,覆蓋20個行業門類、115個行業大類;在製造業領域,31個大類、548個小類都有外資企業。但要看到,我國產業體系整體大而不強、全而不精,必須充分發揮跨國公司全球配置資源的獨特優勢,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地利用外資實現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持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堅持創新驅動,提升引資質量。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新發展階段,必須充分發揮創新的主導作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國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加快推進,高素質人才和創新要素供給優勢日益突出,爲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同時,我國創新能力和創新體系建設還有很大提升潛力,堅持引資、引智、引技相結合,加大高技術領域引資政策支持,有利於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創造經濟增長新的動力源。

堅持問題導向,優化引資環境。近年來,商務部聚焦外資企業關切,推動出臺《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等政策措施,通過外資企業圓桌會議等機制收集外資企業困難問題,建立清單臺賬,確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迴音。2025年以來,已累計推動協調解決外資企業困難問題近500件。外資企業對中國營商環境滿意度持續提升,但還存在一些具體問題和訴求。必須加強與外資企業常態化交流,加大問題協調解決力度,積極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強化引資保障。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維護安全和推動發展都要堅定不移。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建立完善外商投資管理體制,實現外資領域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錯綜交織,吸引外資面臨的外部不確定性因素明顯增多。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提高外資領域風險防範和應對能力,更好維護開放安全。

堅持合作共贏,維護世界經濟秩序。跨國公司在維護世界經濟秩序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也承擔着重要責任。在吸引和利用外資工作中,要充分發揮跨國公司的國際影響力,倡導其發出理性聲音,採取務實行動、尊重市場規律、維護市場規則,不盲從各種干擾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行爲,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開放合作的國際環境。

堅決貫徹穩外資決策部署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吸引和利用外資工作。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作爲重點任務之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積極穩外貿穩外資、大力鼓勵外商投資作出部署。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大引資穩資力度,多措並舉推動吸引外資“回穩提質”。

擴大外資開放領域。落實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持續清理負面清單之外的限制性措施,確保開放舉措落地實施。在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嚴格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對外資准入實施管理。着力破解市場準入中“大門開、小門不開”的具體問題,讓外資企業在已開放領域“既准入又準營”。穩步推進服務業開放,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推動互聯網、文化等領域有序開放。及時總結評估試點經驗,形成可複製推廣的開放路徑和實踐案例,適時擴大試點範圍。有序擴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外資參與創業投資,提高外資在華開展股權投資、風險投資便利性,引導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有序規範實施戰略投資,吸引更多優質外資長期投資我國資本市場。積極引導外資投向,修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促進外資更多投向先進製造、現代服務、高新技術等領域以及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鼓勵外資企業在華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等功能性機構,持續優化引資結構。

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強化頂層設計,深化外商投資促進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健全打造“投資中國”品牌聯動工作機制,同步打造“選擇經開”“攜手服開”子品牌,不斷提升外商投資促進水平。進一步發揮專班服務與招商引資協同效能,提高引資精準性。辦好重點活動,精心打造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這一標誌性展會,加強重點國別和地區投資推介,支持各地在“投資中國”項下舉辦招商活動,提升活動實效。講好“投資中國”故事,持續宣傳“投資中國”成功典型案例,做好引資重點政策和務實舉措解讀,穩定外國投資者在華長期投資發展的預期。

推動開放平臺建設。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擴大改革任務授權,推動自貿試驗區提質增效,加緊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進一步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更大力度開展制度型開放試驗,在外資准入領域加大壓力測試,打造吸引外商投資高地。推進國家級經開區高質量發展,落實好國家級經開區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支持政策,推動各地方各部門研究出臺配套舉措,完善“1+N+X”政策支撐體系,在要素保障、重點領域開放、承擔改革試點任務、經濟管理權限下放等方面提供更大支持。優化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範,發揮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範省市全域開放優勢,在服務業領域准入準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兩業融合”和國際合作等領域,主動開展壓力測試,加快試點和創新成果複製推廣,推動各項試點任務落地落實。

加大服務保障力度。加大外資領域政策支持,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等政策文件,鼓勵外國投資者擴大再投資,持續完善利用外資法規政策體系。健全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完善外資企業圓桌會議制度,持續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服務保障進外企”專項行動,進一步提升服務實效。完善跨部門協調解決問題工作機制,及時協調解決外資企業反映的困難問題,穩定企業在華經營發展信心。維護市場公平競爭,保障外資企業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標準制定、政府採購等方面的國民待遇,一視同仁支持內外資企業參與大規模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活動,做到法律適用上一致、地位待遇上平等。強化重點外資項目要素保障,健全重點外資項目工作專班機制,滾動更新重點外資項目清單,加強用地、環評、規劃、能耗等方面的服務保障,完善境外人員入境居住、醫療、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全流程跟蹤服務項目落地實施。

加強外資領域風險防範。健全外商投資管理體系,完善外商投資信息報告及監督檢查制度,加強重點領域監測預警,依法開展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築牢國家安全防線。支持外資企業參與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協作,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和新興媒體作用,加強外資領域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爲外資企業在華髮展營造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