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頭」的故事 許昌假髮如何寫出全球生意經?

5秒「上頭」,河南許昌假髮如何寫出全球生意經?(圖片由豆包AI生成)

據《鳳凰WEEKLY》報導,許昌不止有胖東來。在這家大型商超爆火之前的幾十年裡,這座河南中部城市都因另一個名字爲世界所知,那就是假髮。在中國,普通人接觸假髮的場景大概有兩種,一個是漫展上Coser們頭頂的藍綠紫毛,另一個是醫院門口貼着「假髮義乳」的商店。但在更廣闊的世界裡,造型各異的假髮,總會填滿歐美女性的衣櫃。有統計顯示,每十頂假髮,就有六頂產自許昌。

在TikTok上假髮相關的內容裡,面容與膚色各異的人們感嘆着中國假髮的神奇。而讓這一束束假髮漂洋過海,戴上老外們的頭頂,許昌人走過了半個多世紀——從六、七十年代的村民踏出這片土地收頭髮,做初加工,到近幾年通過TikTok Shop把最新款產品全球賣爆,許昌的假髮產業已經歷兩代人。

孔瀟田就是這段歷史的一部分。作爲一名許昌假髮產業的「廠二代」,他所創立的OQ Hair假髮品牌,在2024年成爲了TikTok Shop上假髮類目的品牌第一。從年輕後輩到產業新星,他的中國假髮出海之路走過了十幾年。OQ Hair的成功看似是一夜之間,但事實上,這次登頂背後,是一場產業與平臺的雙向奔赴。

孔瀟田的童年是煤油味的。在今天許昌城郊的假髮工廠裡,你依然能聞到這種味道。用他的說法,他是在「頭髮堆里長大的孩子」。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許昌農村,孔瀟田的父母經營着一家小作坊。「那個年代的人比較節省,梳頭髮時掉下來的頭髮,理髮店的頭髮,人們都會把它們收起來,捲成團,做成『頭髮帶』。」孔瀟田說。他的父母會買來那些頭髮帶,往纏在一起的頭髮上灑上煤油,用錐子拆散,再經多道工序,梳理成發把。

孔瀟田記得,小時候,家裡堆放着許多頭髮,這些頭髮來自中國各地。許昌的假髮產業最初那些年,還會一包包出口頭髮到北美和非洲——黑人,尤其黑人女性是假髮的主要受衆羣體,因爲她們天生髮質毛糙,不易打理。最初,黑人女性會爲了迎合白人審美、融入職場而戴一頂直髮假髮。而現在,各式各樣的假髮成了她們身份表達的一部分。

從收頭髮到做原料,再到生產成品假髮,許昌的假髮產業越做越大。曾經背井離鄉收頭髮、梳頭髮的村民們,一個個都辦了廠,開了公司,又做起假髮的跨境貿易。孔瀟田家的產業也從小作坊變成工廠。有許昌的假髮商戲稱:假髮界的商戰,就是許昌這一兩個村裡的競爭。

依託家裡的工廠,孔瀟田在二十歲出頭時就加入了這場競爭,「父母管生產,我管銷售」。作爲一名80後,孔瀟田的創業路帶着鮮明的時代印記:上大學時,他偶然接觸到阿里巴巴國際站等跨境電商平臺,恰好趕上行業早期的紅利期,那時的生意簡單直接,上架產品就能迎來訂單,讓他早早摸到了跨境貿易的門徑。2014年,他正式成立公司,從最初的夫妻店起步,一步步發展成如今頗具規模的團隊,OQ Hair便是旗下深耕歐美市場的核心品牌。

但紅利期並未持續多久,想在假髮跨境貿易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越來越難。儘管同屬穿戴類產品,假髮遠不如服裝能依靠持續的款式創新打開市場——幾十年來,假髮產品的迭代幾乎停滯。從最初需要到髮廊由專人編合的整排發片,到後來靠膠水粘貼在頭皮上的成頂髮網,產品形態的變革寥寥無幾。即便許昌假髮商們早已打通從原材料生產、貼牌代工到品牌出海的全鏈條,積極佈局跨境電商平臺、搭建官網與獨立站以拓展直銷通路,卻依然難以擺脫行業內卷的漩渦。

究其根源,假髮生產工藝高度穩定、技術門檻不高,設計細節也極易被複制模仿。當行業整體品牌化程度偏低、品類選擇有限,而平臺又缺乏嚴格的質量監管時,商家們很快便陷入了同質化競爭的死循環。比拚的不再是產品質量和創新優勢,而是控制成本和追逐爆款的能力。爲了爭奪流量與訂單,部分商家選擇降低材料標準與工藝要求,導致產品質量持續下滑。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的現象也屢見不鮮,最終演變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困局——優質產品因成本高企難以定價,反倒是廉價劣質品憑藉低價佔據市場。

孔瀟田親眼看着諸多假髮同行在無休止的價格漩渦裡越陷越深,他不斷在想,怎麼才能讓OQ Hair避開這場內卷,在風浪裡穩住陣腳。答案是,只有創新。

對孔瀟田來說,卷與不卷的轉折發生在2023年。這一年,OQ Hair憑藉新產品「無膠頭套」在TikTok Shop上爆火,一躍成爲行業焦點。

在OQ Hair團隊裡,同事們常用「開放」與「果斷」來形容孔瀟田——「開放」裡藏着他對新鮮事物的敏銳,「果斷」則體現在做決策時的乾脆俐落。2023年初,無膠頭套一經問世,孔瀟田就拍板要將其作爲OQ Hair的主推產品,並且認爲應該錨定TikTok、大力推廣。他篤定,無膠頭套和TikTok是命中註定的「天生一對」。

這款產品太顛覆了,直接重構了假髮的佩戴邏輯:它讓假髮的佩戴時間從原來的數十分鐘以上縮減到幾秒;用戶不需要再擔心被膠水損傷頭皮,也不需要髮廊提供的專業服務。

之所以選擇TikTok,則是因爲相較長影音和圖片,這個全球月活超十億的短影音平臺,能夠最大限度地放大無膠頭套便捷、快速、服帖的產品特性。產品展示不再需要幾十分鐘的開箱影音,只需要一個幾秒鐘的佩戴鏡頭,就能實現「瞬間變裝」的震撼效果。OQ Hair團隊立刻抓住這個宣傳點,讓達人影音都聚焦「幾秒佩戴」的核心賣點。

強烈的視覺衝擊讓OQ Hair頻頻收穫爆款影音。在其中一個播放量超百萬的影音裡,一名女孩坐在車裡,在幾秒鐘內佩戴好了一頂假髮,貼合頭皮的地方看起來十分自然。諸多達人轉發女孩的影音、記錄自己佩戴OQ Hair無膠頭套的樣子——同樣地方便、快捷,播放量動輒破百萬。見識到新鮮事物的達人們難掩驚訝神色,評論裡皆是「太酷了」、「我在哪裡能買到這頂假髮」之聲。

OQ Hair品牌負責人劉濤坦言,哪怕當時只能在影音下掛獨立站鏈接引導站外購買,數據也肉眼可見地飆升——影音瀏覽量、廣告轉化、獨立站訪客和訂單量,全都迎來質的飛躍。

2023年9月,TikTok Shop美區上線,OQ Hair順理成章地成爲首批入駐商家之一。他太清楚這意味着什麼:用戶看影音種草,一鍵就能下單,從「心動」到「下單」的鏈路被壓縮到極致。

劉濤表示,OQ Hair剛入駐TikTok Shop,就真切感受到了平臺的爆發力。此前通過達人影音積累的人氣迅速轉化成了用戶的購買慾。面對如此便捷的全新事物,如今能直接下單,自然不願錯過。當年「黑五」,幾條無膠頭套的爆款影音更是直接「帶飛」銷量;僅僅5個月,TikTok Shop的銷量就追上了運營四年的獨立站。時至今日,仍持續不斷有達人在TikTok上分享OQ Hair無膠頭套的佩戴體驗,帶動單一款式日均出單上百頂。

除了達人影音,直播帶貨也爲OQ Hair提供了展示產品的重要通路,成爲購買閉環中的重要一環。

打光燈,大屏幕,幾十頂假髮整齊擺在架子上。主播Alice身後的背景,夏天是碧海藍天,冬天是大雪紛飛的聖誕。Alice在鏡頭前把一頂頂假髮戴上又摘下——整個過程只要幾秒——還會舉起假髮,向觀衆們展示如何打理和保養。自2024年OQ Hair搭建起自己的直播間開始,Alice便一直在這兒。爲了更好地向美國用戶展示假髮的佩戴效果,Alice化着明豔的歐美妝;「所有女孩」變成了「all the girls」,「寶子」變成了「honey」,觀衆評論剛問 「怎麼買」,就能直接點進購物車。

Alice並不是OQ Hair唯一的主播。她還記得2024年的「黑五」,在一方不到十平米的直播間裡,她和另一位主播連續播了16個小時,倒着班完成一次次成交,把一頂頂假髮送到大洋彼岸。

孔瀟田第一次佩戴假髮,是自家工廠生產的無膠頭套。此前,廠裡的工人、跑業務的同事,誰都沒想過要把產品戴在自己的頭上。這或許因爲此前的粘貼式假髮佩戴工序太複雜。

戴着自家假髮,孔瀟田發現,蕾絲是否服帖、鬆緊是否合適、看起來夠不夠自然都很重要。原來從用戶的視角出發,每一個細節都是如此關鍵。他開始努力思考,讓產品不斷改進,小到鬢角的弧度能否修飾臉型,大到如何讓頭套更輕薄,以緩解用戶長時間佩戴時頭皮被悶得發癢的不適。找到用戶的痛點,並加以改進,成了OQ Hair真正在意的事。

除了戴在自己頭上,更重要的是戴在更多用戶的頭上,吸取他們的意見。在無膠頭套爆火前,OQ Hair前後把上百頂產品樣品寄給了TikTok上的帶貨達人,並依據她們的意見不斷打磨、沈澱。在TikTok Shop上賣爆後,調整升級也並未停止。

「我們在TikTok Shop上能直接面對客戶。」劉濤說。OQ Hair關注普通用戶的每一則評論和直播反饋,從這些細碎的聲音裡找真實需求。例如,最初售賣的無膠頭套並沒有髮卡,在發現有用戶擔心不夠穩固後,團隊開始設計增添髮卡。改進產品出來後,又有同事在試戴時提出,對於本身髮量稀疏的用戶而言,金屬髮卡直接貼近頭皮,怕是會不舒服,團隊又開始琢磨將髮套中的髮卡設計爲可拆卸的樣式,讓用戶依據自身需求自主選擇。

和消費者產生如此近的連接,讓團隊慢慢學會了「站在用戶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在TikTok Shop上,商家能夠與客戶取得直接的接觸,用戶需求能最快速地反映到生產端,幫助商家創新出消費者最需要、自然也是最能實現購買的產品。

像無膠頭套這樣的顛覆性產品,可能短期內再難出現,但OQ Hair並沒有停止關注用戶反饋。無膠頭套的造型、顏色、蕾絲面積還在推陳出新。針對一些老品,OQ Hair也會基於用戶反饋,或前置想用戶所想進行產品調整,力求使產品更便捷、更舒適。例如夏天推出更清爽的半頭套假髮,雖然不是OQ Hair首推,但會通過增加發夾等方式,讓產品更符合用戶需要。每一處小改動都爲了讓產品能在市場上站得更久,始終受用戶歡迎。

入駐 TikTok Shop 不足兩年,孔瀟田發現,這個市場發展的新方向,正在讓許昌假髮產業發生潛移默化的變革。

OQ Hair的成功像一顆投入湖面的石子,在行業裡激起層層漣漪。「OQ Hair是怎麼做到的?」這成了TikTok Shop的行業經理們被其他假髮商問得最多的問題。在許昌,包括劉濤在內的許多假髮商坦言,當前假髮行業最大的痛點仍是「內卷」。而OQ Hair在TikTok Shop上取得的成功,讓他們在「存量競爭」中看到了突破困局的新希望。這也驅動假髮商們開始思考如何做內容、如何進行產品升級。

於是,越來越多的假髮廠商將經營重心向TikTok Shop傾斜,他們學着拍攝短影音、與達人合作、傾聽用戶反饋,努力在內容與產品的結合中尋找新的增長點。與之相對的是,那些仍在其他平臺上靠低價拼殺、捲入低質競爭的商家,日子愈發艱難,逐漸被市場邊緣化。這種兩極分化的加劇,推動着許昌假髮產業迎來又一輪洗牌,行業格局在悄然間重塑。

在孔瀟田看來,許昌假髮這兩三年的發展速度,幾乎抵得上過去十來年走過的路。TikTok Shop帶來的不僅是銷售通路的變革,更讓整個行業的創新與迭代節奏大大加快。

孔瀟田的目光則放得更遠,他不滿足於讓OQ Hair僅僅成爲達人推薦的一款假髮,而是希望將其打造成一個深受用戶喜愛的品牌。他深知,這纔是OQ Hair真正能與其他商家拉開差距的關鍵。他特別強調要與用戶建立深度溝通,獲得情感共鳴,「爲她們提供情感價值」。這種理念指引着OQ Hair在內容創作上更注重傳遞品牌溫度,在產品創新上更貼合用戶的情感需求,力求從產業鏈的中游向上遊攀升,擺脫單純的產品售賣者角色。

如今,在TikTok Shop帶來的變革浪潮中,它正帶動着當地更多相關產業的發展,從原材料採購到生產加工,從產品設計到內容創作,形成一個日益完善且充滿活力的生態系統。而所有這些故事,最初就來自於一縷輕輕的、細細的頭髮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