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叫板 今年要吹響陸「合資車企」反攻號角

▲大陸自主品牌車企在新能源車的趨勢下崛起。(圖/CFP)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合資品牌車企的市佔率近年不斷被自主品牌車企蠶食,如何重新奪回市場成爲外界關注焦點。對此,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表示,經過一系列「急救」措施後,上汽通用的銷量在去年下半年回暖,今年更將全面吹起合資車企的「反攻號角」。

根據《第一財經》報導,盧曉在一場媒體溝通會上表示,2024年是上汽通用成立27年來最困難的一年,他在內部甚至稱其爲「至暗時刻」,但在一系列「急救」措施下,上汽通用實現了「深蹲」後的起跳,銷量回暖,下半年終端銷量實現了六連漲。

盧曉指出,2025年上汽通用在產品技術的研發和落地上,要以「電動化、智能化、高價值化」爲目標,加速推動企業轉型發展,全面吹響合資車企的反攻號角,成爲合資2.0時代的領頭羊。

根據大陸乘聯會的數據,主流合資車企2024年銷量總體下滑,市佔大幅減少,主流合資品牌乘用車零售銷量爲629.89萬輛,同比下降15.7%,市佔率爲27.5%,較2023年減少近7個百分點。

盧曉去年8月臨危受命,從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執行副總經理調任上汽通用總經理一職。

盧曉坦言,上汽通用主要有3大方面問題,首先是當期經營的嚴峻挑戰,「2023年企業設定的經營目標過高,這導致2024年上半年積累了較高的終端庫存。爲了去庫存,公司主動控制了批發量,這在客觀上影響了短期的利潤表現。

盧曉指出,其次是企業轉型的陣痛期,「企業這些年在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上累計投入了700億,這些投入在短期內還沒有產生規模性的經營收入,因此影響了短期的盈利性。」

盧曉說,最後是企業多年積累下來的積弊,「這些年來公司在產品技術、營銷模式、運營效率等多個方面,都跟市場的競爭節奏和用戶需求有點脫節。」

根據報導,上汽通用的新管理層在去年下半年採取了一系列的「急救」措施,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隨着主力新車的密集升級換代,加上靈活高效的營銷策略,上汽通用銷量回暖,下半年終端銷量實現六連漲,達到了67.3萬輛,其中新能源車型銷量合計超10萬輛,同比增長了56%,在主流合資車企中排名第一,另外去年全年去庫存超20萬輛,一系列的策略調整作用下公司第四季度利潤也已經回正。

報導提到,上汽通用2025年輕裝上陣,計劃全面「向新」,在今年推出專爲中國大陸市場打造的全新一代超級融合整車架構,從2025年起,上汽通用所有本土新能源車型都將基於這套架構來打造。

產品規劃上,2025年至2027年3年間,上汽通用計劃推出12款全新車型,全部爲新能源車型,純電、插混和新的增程技術都兼顧,覆蓋轎車、SUV和MPV的不同車身形式。

盧曉強調,上汽通用2025年智艙和智駕將升級爲新一代的晶片架構,全新一代智能駕駛平臺採用端到端大模型實現「門到門」體驗,上汽通用汽車有望成爲率先量產L3智駕產品的企業之一,今年其智能化目標是,從追趕者躋身產業智能化第一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