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所將上市5個新品種 膠版印刷紙期貨及多期權品種引關注
中國網財經8月20日訊 近日,上海期貨交易所(簡稱“上期所”)宣佈,將於2025年9月10日9時掛牌交易膠版印刷紙期貨及燃料油、石油瀝青和紙漿期權,膠版印刷紙期權掛牌交易時間爲9月10日21時。此前,中國證監會已同意上述品種註冊,標誌着上期所即將迎來全球首個文化用紙金融衍生品,同時加速實現成熟期貨品種期權覆蓋,產品體系進一步豐富。
新品種上市意義深遠
資料顯示,造紙工業是與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基礎原材料產業。紙按應用領域可分爲文化用紙、包裝用紙、生活用紙、特種紙等。膠版印刷紙是文化、印刷用紙的典型代表,以漂白木漿爲原料製成,廣泛應用於圖書、雜誌、筆記本等領域,具有市場體量大、標準化程度高、價格波動大等特點。
同時,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膠版印刷紙生產國和消費國。2024年,我國膠版印刷紙產量948萬噸,表觀消費量871萬噸。近年來,國內外市場環境複雜多變,造紙工業面臨較大營收增長壓力,產業避險需求高。
推出膠版印刷紙期貨和期權,將填補國內文化用紙金融衍生品的空白,爲文化用紙產業鏈企業提供精準管理價格波動風險的工具,加快形成公開透明公允的市場價格。同時,與紙漿期貨形成協同效應,打造“紙漿-膠版印刷紙”的完整風險管理鏈條,加強上下游企業對從原材料到產成品敞口風險的閉環管理,完善漿紙產業全週期風險管理體系,提升商品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造紙產業具有較強的循環經濟特徵,我國已基本形成完整的原料可再生、產品可循環、廢棄可回收的生產、流通和消費體系。《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明確提出,大力推動造紙等行業綠色低碳轉型。膠版印刷紙期貨和期權上市後,將通過交割品級選擇設置、交割認證品牌准入等合約制度安排引導行業貫徹綠色循環發展理念,引導生產企業推行環保工藝,以市場化手段推動造紙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爲“雙碳”戰略和綠色發展戰略目標貢獻力量。
上期所燃料油、石油瀝青和紙漿期貨經過多年培育,已逐步成爲企業套期保值的重要工具,具備市場流動性和合約連續性好、投資者結構成熟等特點。進一步推出這些品種的期權產品,企業可同步使用期貨、期權工具開展更精細化套保,有效增強風險管理能力。
新品種合約與業務規則亮點顯著
上期所在膠版印刷紙期貨及期權、燃料油、石油瀝青和紙漿期權的設計過程中,借鑑了已上市品種的成功經驗,充分考慮品種特性,注重風險防範和市場發展,保障品種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促進市場可持續發展。
膠版印刷紙期貨合約交易單位調整爲40噸/手。上期所表示,通過適當提高交易者參與門檻,支持更多具備一定風險管理能力的專業交易者參與,優化品種交易者結構,維護市場穩健運行。交割單位與交易單位一致,調整爲每一標準倉單40噸,與當前印刷廠等下游採購習慣以及現貨貿易主流運輸方式相匹配。
在交割品級選擇設置上,規定用於交割的雙面膠版印刷紙的D65亮度指標爲80.0%~85.0%,低於GB/T24999-2018《紙和紙板D65亮度最高限量》中規定的≤90%,助力呵護青少年視力健康。同時,在交割認證品牌遴選環節,優先考慮具有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公示的“綠色工廠”等資質的生產企業,以市場化手段推動造紙產業綠色低碳轉型。
膠版印刷紙期權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參考了期貨合約和上期所其他已上市的期權品種。不同點在於,期權的最小變動價位爲1元/噸。據瞭解,期權交易者一般傾向於交易平值以及平值附近的期權合約,而平值期權合約的Delta約爲0.5,表示期權價格的變動約爲標的期貨價格變動的一半,因此,膠版印刷紙期權的最小變動價位設爲1元/噸。
膠版印刷紙期貨交割方式清晰
膠版印刷紙期貨採用交割倉庫和廠庫相結合的實物交割模式,其中廠庫交割制度涵蓋生產商和貿易商兩種廠庫類型。
國內膠版印刷紙規格多樣,出版社或印刷廠等下游企業對紙張定量、寬度、亮度、包裝方式等指標要求不同,存在一定個性化差異。現階段,膠版印刷紙生產企業大多根據訂單安排生產計劃,實行送貨制,紙及紙板現貨貿易的中轉倉儲量和產品庫存相對較低。單一倉庫交割方式較難精準滿足各類下游需求,同時採用廠庫交割,可有效滿足提貨方的定製化需求,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間接擴大交割品種範圍,確保交割順暢。“倉庫+廠庫”的實物交割模式,既能有效降低企業交割成本、滿足企業交割需求,又能保障市場穩定運行、防範交割風險。
市場各方對新品種頗爲期待
中國造紙協會秘書長劉文龍表示,我國膠版印刷紙市場規模接近500億元。上期所推出膠版印刷紙期貨和期權,精準契合產業鏈企業對衝價格波動、鎖定經營利潤的核心需求。從產業價值角度看,該品種填補了文化用紙金融衍生品的空白,與現有紙漿期貨形成“漿—紙”一體化風險管理鏈條,助力企業通過套保應對原材料成本波動和產成品價格的不確定性。從市場機制層面看,其公開透明的價格發現功能將成爲行業的“錨定器”,提升現貨定價效率,引導企業優化生產計劃。
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漿紙集羣總經理黃東東表示,膠版印刷紙期貨及期權上市後,將有助於發揮我國作爲第一大文化用紙生產國和消費國的優勢,推動建立公正客觀的定價體系,打造國內外貿易定價的重要參考基準。作爲我國漿紙產業鏈重要的貿易服務商,廈門國貿將積極研究探索紙漿與膠版印刷紙期貨及期權組合套保策略,更加靈活精準地優化資源配置、強化風險管控,保障供應鏈穩定性。
風險防範措施與未來規劃並行
上期所認真貫徹落實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在多個方面採取預防性措施,保障5個品種平穩推出和穩健運行。
一是科學設置合約規則。在充分調研和論證基礎上,科學設置膠版印刷紙期貨及期權、燃料油、石油瀝青和紙漿期權的交易保證金、漲跌停板、持倉限額等規則,既促進期貨和期權品種功能發揮,又注重風險防範。同時,圍繞品種合約設計,認真開展系統功能開發、測試等相關工作。
二是保障可交割資源。中克重60-80g/m²的雙膠紙是市場需求最多、最常見的克重範圍,具備性能接近、價格相對統一,流通廣泛等優點。選擇65g/m²、70g/m²、75g/m²、80g/m²的主流雙膠紙作爲交割標的,有助於確保交割品符合產業生產和下游消費需求,夯實可交割資源的適配性。同時,通過實施交割商品認證品牌制度,詳細規定標籤、外包裝和質量證書等要素,保障交割資源品質、提升交割標準化。上市初期擬在華北、華東以及華南等膠版印刷紙主要消費地、物流集散地設置交割庫,優化物流效率,有效防範交割風險。
三是持續開展市場培訓和投資者教育工作。在上海、北京、杭州等重點區域舉辦相關品種市場培訓會等活動,並對外發布膠版印刷紙期貨、期權相關業務培訓視頻,爲企業熟悉和參與市場交易提供服務。此外,上期所將通過網站、視頻等方式,幫助投資者瞭解膠版印刷紙品種特性、價格影響因素、潛在風險等。同時,將以培訓會的形式,針對擬篩選的交割倉庫、廠庫及檢驗機構進行膠版印刷紙期貨出入庫管理、貨物堆放模式、日常風險防範、檢驗及檢測等交割業務方面的培訓,提升交割庫和質檢機構服務市場的能力,保障交割順利進行。
四是做好上市各項工作確保產品平穩推出。上期所將按照相關品種合約規則,完成掛牌參數、技術系統等工作。同時在新品種掛牌上市前,開展全市場生產演練等系列工作,確保新產品平穩順利上市交易。這些新品種的平穩推出將進一步完善上期所期貨與期權工具,助力實體企業運用衍生工具實現穩健發展。
下一步,上期所將在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下,嚴格落實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積極穩妥做好5個品種上市前後的運行維護工作,加強跟蹤監測和預研預判,維護市場平穩運行;同時,持續聯合會員單位開展市場推廣、研討、培訓及投資者教育活動,加強市場調研與需求對接,多方協同促進期貨及期權功能發揮,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