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藥皂成分爭議:老字號品牌如何守護質量與信任?
近日,社交平臺上“上海藥皂含蘇丹紅”的討論甚囂塵上,引發廣泛關注。儘管上海藥皂淘寶旗艦店客服堅稱產品成分符合標準,但網友爆料其經典紅色藥皂成分表中的“CAS85 - 83 - 6”疑似蘇丹紅化學物質編碼。這一爭議,讓上海藥皂乃至上海制皁廠陷入了信任危機。
蘇丹紅是國際公認的3類致癌物,自2005年在英國食品中首次被檢出後,全球多國陸續曝光其非法添加於辣椒製品、鴨蛋等食品中的案例,甚至有不法商家將其用於飼料。各國早已明令禁止蘇丹紅用於食品及日用品,此次上海藥皂成分爭議觸動了公衆敏感神經。客服雖迴應“成分合規,用的不是吃的”,卻未對“CAS85 - 83 - 6”作出明確解釋,進一步加劇了消費者對老字號品牌的信任崩塌。
據悉,上海制皁廠創建於1923年,旗下擁有“蜂花檀香皂”“上海藥皂”等衆多知名品牌,1990年被評爲國家一級企業,1994年成立中外合資企業上海制皁有限公司。然而,百年曆史並未爲其築牢護城河,除了此次成分爭議,還因商標權糾紛暴露管理危機。今年5月8日,上海蜂花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侵害商標權”爲由,將上海制皁廠有限公司及關聯企業告上法庭。
這一系列事件爲其他企業敲響了警鐘。首先,產品質量是企業生存的基石。無論企業歷史多麼悠久、品牌多知名,一旦產品質量出現問題,就會失去消費者的信任。企業必須嚴格把控原材料採購、生產加工等各個環節,確保產品符合相關標準和法規要求。
其次,成分透明化至關重要。在信息時代,消費者對產品成分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企業應主動公開產品成分細節,對消費者的疑問及時、準確迴應,避免因信息不透明引發不必要的爭議和恐慌。
再者,品牌管理不容忽視。老字號品牌承載着消費者的情感和記憶,但若不注重品牌維護和管理,就可能陷入商標權糾紛等困境。企業要加強品牌保護意識,規範品牌使用,避免因內部管理不善或外部侵權行爲損害品牌形象。
上海藥皂成分爭議和上海制皁廠的商標權糾紛,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面對的挑戰。其他企業應從中吸取教訓,堅守質量底線,注重成分透明,加強品牌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來源:金融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