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區紀委以機制創新惠民生暖民心:羣衆點題的“急難愁盼”解決了

解放日報記者 李成東 通訊員 李爽

蛇年新春前夕,松江區迎來了一系列民生領域的喜人變化。這些變化背後,在區紀委監委牽頭下,各條線、職能部門沉下去、跑起來,一件件一樁樁地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在春節前收尾,把好事實事做到羣衆心坎上。

讓低保接續不斷檔

去年初,松江某個家庭由於年幼的孩子突發重大疾病,被鉅額醫療費一下子掏空了家底。當時,社救工作人員爲他們一家申請了“低邊”待遇。卻未曾想短短3個月病程持續惡化,因求醫治病而失業的父親,再也拿不出給孩子做手術的錢。

屋漏偏逢連夜雨,根據經濟覈對程序,低保邊緣家庭在申請低保家庭救助時,需先取消原先救助資格再重新申請,而在通過審批前有近一個月的時間屬於救助“真空期”。

這家人因爲擔心待遇轉換審覈期間出現“真空斷檔”而無法及時享受相關醫療補助金,於是選擇讓患病幼兒以個人身份申請享受低保待遇。

“一戶家庭裡,爲何有家庭成員同時享受低保待遇和低保邊緣待遇?”同一時間,在開展困難羣衆救助領域整治任務期間,該家庭不同家庭成員享受不同救助等級的特殊情況吸引了紀檢監察部門的視線。到底是基層工作人員履職盡責缺失,還是困難救助政策沒有落實到位?實地深入調研後,調查人員發現該現象系由困難羣衆救助領域待遇轉換接續斷檔問題引發。

“這樣的情況其他困難家庭是否還存在,能否加強頂層設計,讓困難羣衆得到更充分的救助?”爲此,區紀委監委主動上報情況,市紀委監委相關部門會同市級有關職能部門對該家庭情況及時予以“個案”處理,並在更大範圍內摸排此類涉及羣衆困難救護的漏洞問題,實現從解決“一件事”到辦好“一類事”。

很快,上海市救助信息管理系統的關口設置修改完成,困難羣衆待遇接續轉換不再需要取消現有救助資格,實現了無縫銜接。

淨杆行動拔掉“心頭刺”

“這幾根廢棄電線杆矗立在路邊好些年,來來往往的總有人剮蹭到。今天這麼一拔,困擾大家許久的‘心頭刺’一掃而空了。”日前,望着店門口矗立的兩根廢棄電線杆被徹底拔除,松江區永豐街道辰源新苑周邊商超工作人員吳先生舒了一口氣。

這得益於松江區紀委監委發起的“淨杆行動”。近年來,由於小區綠化帶拓寬爲停車位,不少矗立在小區主幹道和停車位上的廢棄電線杆加劇了停車難,讓出入、停車的居民叫苦連連。在瞭解羣衆急難愁盼問題的過程中,松江區紀委監委敏銳關注到這一羣衆呼聲較高、亟盼化解的痼疾難題。

松江區紀委監委以倉城居民區廢棄電線杆整治爲契機,聯合松江供電公司,在全區範圍內摸排並開展廢棄電線杆整治工作。目前,通過多次實地調研及跨部門協調,松江供電公司已入場拆除了位於倉城五村、六村的多根廢棄電線杆。

截至目前,松江已完成第一批29處共45根廢棄電線杆移除工作。

讓扛罐上樓成歷史

“盼了幾十年,沒想到一天就搞定了。”提及小半年來用上天然氣的舒坦生活,家住中山中路82號三樓的葉勤華阿姨滿臉幸福。

在前期排摸、徵詢等工作的基礎上,松江區建管委牽頭區燃氣所、區燃氣公司,分兩批次對中心城區內715戶居民用戶、2100戶非居民用戶進行天然氣替代瓶裝液化氣改造,做到能改盡改,不漏掉一個。

但未通氣的老舊小區多半分佈零散、戶數稀疏,又存在着管網空缺、權屬複雜等客觀難點,施工部門走遍各個點位反覆踏勘,結合每戶實地擬定改造方案,該牽網的設法牽網接入、需要照顧風貌的調整走線……歷經數月緊鑼密鼓的趕工,最終趕在去年冬天來臨前交上了這份攸關羣衆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答卷。

去年底,松江中心城區715戶居民全部就近簽約開戶,揭去“扛罐上樓”的老黃曆。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