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明確:試點推進!住院或不需要陪護和護工了,生育補貼也有新消息

今天,2025年上海市衛生健康和醫療保障工作會議召開。

會議明確試點推進“免陪照護服務”,推進生育友好型醫院建設,研究制定實施生育補貼制度,加快新城各級各類優質醫療資源配置。此外,上海將有序推進外商獨資醫院政策落地。在醫療保障方面,上海將做好國家醫保丙類藥品目錄與基本醫保目錄之間的銜接,積極推薦上海創新藥納入國家醫保丙類藥品目錄。

試點推進“免陪照護服務”

在此次會議中,明確了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導向,同時指出市級醫院、區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同的功能定位。

其中,市級醫院將加快推進綜合類、專科類國家醫學中心建設,落實好危重症轉診會診、緊急醫學救援、幫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等“十大功能”;區級醫院加強區中心醫院建設,強化區域性醫療中心在區域醫療服務體系中的龍頭地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推廣社區基本診療病種和門診小手術等適宜技術應用,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優先預約號源工作機制。

會議明確,改善居民就醫體驗,試點推進“免陪照護服務”。

2024年末,國家醫保局出臺護理類立項指南(試行)和優化調整護理價格政策通知,“免陪照護服務”成爲新增項目,即由醫療機構的專業醫療護理員,爲住院患者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生活照護服務,不依賴患者家屬親自陪護,也不需要家屬自聘護工。通知明確指出,現階段“免陪照護服務”僅適用於特級、一級護理患者,且暫不納入醫保。

上海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自2022年起,上海部分大型三甲綜合性醫療機構在個別科室病房陸續試點這項服務,鼓勵充分告知患者家屬並取得同意的病區開展相關服務,加強人員監管培訓,確保醫療安全、護理安全。在重症監護室、血液科移植病房、骨科開放性創傷病房等對病區潔淨要求較高、專科護理能力較強的病區,下一步可率先推廣應用,讓患者獲得更潔淨、放心的治療與康復體驗。

研究制定實施生育補貼制度

在信息化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下,“醫學科技創新”也被列入到2025年上海衛生健康工作中。

此次會議明確,要加快新型研究機構、研究型病房和醫學隊列建設,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創新改革試點,優化創新藥械入院使用有關政策。加快構建市衛生健康大數據平臺,組建衛生健康數字智能創新實驗室、公共衛生數據實驗室,建設一批行業語料庫,推進一批醫學人工智能新場景。

爲全力服務國家戰略和城市發展,上海將推進生育友好型醫院建設,研究制定實施生育補貼制度,同時加快新城各級各類優質醫療資源配置,制定市級醫院新城院區能級提升指導意見。另外,還將擴大醫療衛生領域開放,有序推進外商獨資醫院政策在滬落地,推進國際醫療旅遊發展,打造一批國際醫療旅遊產品。

此外,聚焦健康上海行動,上海將對老齡人羣,深化醫養結合,加強慢性病綜合防治,推進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病呼吸系統疾病四個防治行動。對青少年兒童,深化兒童友好醫院建設,有效控制近視率、肥胖率,制定實施本市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實施方案。對婦幼人羣,強化母嬰安全,在醫療機構開設早孕門診,推進婚孕保健一體化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醫療保障領域,上海還將持續完善以基本醫保爲主體,補充保險、商業保險、醫療救助等共同組成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同時,還將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開發“醫保數字人”智能客服,提供精準醫保諮詢和業務辦理。

此外,上海還將做好國家醫保丙類藥品目錄與基本醫保目錄之間的銜接,積極推薦上海創新藥納入國家醫保丙類藥品目錄。

本文綜合自:上觀新聞、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