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發佈2025重點產業佈局圖 兩個500億級基金啓動
證券時報記者 陳雨康 張淑賢
以“全球視野·上海機遇”爲主題的2025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暨“投資上海”活動周3月25日開幕。大會期間,總規模500億元的上海市產業轉型升級二期基金、總規模500億元以上的國資併購基金矩陣正式啓動。
本屆大會還舉行了重點產業項目落地啓動儀式,共有21個重點產業項目落地,包括超導二代高溫超導帶材生產及總部基地項目、格思航天二期工廠項目等。上海2025重點產業佈局圖也在當天發佈,包括前瞻部署10條重點產業鏈、首批“市區協同”千億產業集羣建設成效、14個區級主導產業特色賽道集聚區。
據介紹,上海市產業轉型升級二期基金總規模達500億元,首期基金100億元。該基金堅持市場化運作,重點支持新一代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汽車、新材料、軟件和信息服務、工業服務等符合市區協同主導產業的項目,爲處於成長期和成熟期的先進製造業企業提供助力,引領新質生產力在上海市高質量、規模化發展。
上海市國資併購基金矩陣總規模達500億元以上,涉及國資國企改革、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民用航空、商業航天、文旅消費等領域。該基金羣將發揮國有資本引領帶動作用,與行業龍頭企業、各類社會資本、金融機構、專業服務機構、產業園區共同助力完善上海併購市場生態。
華興資本控股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王力行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在國內外環境面臨較大挑戰的背景下,上海的資本環境日趨開放。其中,國資力量正日益發揮出不可忽視的作用。“兩個500億級基金的成立,體現出上海國資越來越專業的打法和口碑,這也能成爲上海招商引資的一張名片,幫助更多的項目落地。”
此外,上海2025年重點產業佈局圖在大會開幕式上發佈。據介紹,佈局圖包括上海前瞻部署的10條重點產業鏈、首批“市區協同”千億產業集羣建設成效、14個區級主導產業特色賽道集聚區。
總體上看,上海前瞻部署了10條重點產業鏈(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時尚消費品、新能源及綠色低碳、先進材料、軟件和信息服務),已全面形成電子信息、汽車、高端裝備、軟件和信息服務四大萬億級產業集羣,引領長三角世界級產業集羣建設。
此次發佈的14個區級主導產業特色賽道集聚區,聚焦1500萬方“築巢空間”,500億元投資“引鳳場景”,由市區兩級合力打造。包括浦東張江+金橋新一代電子信息集聚區、靜安“視聽靜界”上海超高清視聽產業集聚區、徐匯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長寧上海虹橋臨空經濟園、寶山智造無盡·上海機器人及高端裝備承載區、閔行上海先進能源裝備產業集聚區、嘉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等。
人形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彬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在上海已經形成頭部集聚的態勢,“今年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人形機器人落地應用必須有一個好的具身智能基礎模型,在基礎模型基礎上進行微調,再進入到具體場景中,我們計劃今年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發佈一到兩款具身智能的基礎操作模型”。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綜合規劃處處長陳斐斐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海各區將深化“六個一”工作打法,強化“一個專班機制、一個產業圖譜、一個產業政策”工作推進,做強“一批企業主體、一批服務平臺、一個集聚區域”產業生態。結合自身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市區合力形成集聚區建設方案,每個集聚區均拿出至少1個“引鳳場景”,面向全球“揭榜掛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