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500億級基金、21個重點產業項目落地!上海2025重點產業佈局圖重磅發佈

《科創板日報》3月25日訊(記者 黃心怡)在今日開幕的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上,上海2025重點產業佈局圖、2個500億級基金、上海智造空間雲鏈平臺等重磅發佈。

會上還宣佈了21個重點產業項目落地上海。其中,超導二代高溫超導帶材生產及總部基地項目總投資25億元;偉測科技上海總部基地項目計劃投資10億元;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基地項目計劃投資15億元;格思航天二期工廠項目計劃投資12億元;英雄遊戲研發總部項目落地黃浦區,預計投資額約14.35億元;山鐵科技算力服務平臺項目落地楊浦區,總投資20億元。

多名企業家代表表示,上海作爲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擁有完善的科研基礎設施和開放的創新環境,未來將持續加大在上海的投入。

▍上海前瞻部署10條重點產業鏈

上海2025重點產業佈局圖包括前瞻部署10條重點產業鏈、首批“市區協同”千億產業集羣建設成效、14個區級主導產業特色賽道集聚區。

其中,上海前瞻部署10條重點產業鏈涵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高端裝備、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時尚消費品、新能源及綠色低碳、先進材料、軟件和信息服務,已全面形成電子信息、汽車、高端裝備、軟件和信息服務四大萬億級產業集羣,引領長三角世界級產業集羣建設。

此次發佈的14個區級主導產業特色賽道集聚區,聚焦1500萬方“築巢空間”,500億投資“引鳳場景”,由市區兩級合力打造。分別爲嘉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松江九科綠洲高端裝備產業集聚區、閔行上海先進能源裝備產業集聚區、寶山智造無盡·上海機器人及高端裝備承載區、長寧上海虹橋臨空經濟園、青浦長三角數字幹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聚區、浦東張江+金橋新一代電子信息集聚區、靜安“視聽靜界”上海超高清視聽產業集聚區、徐匯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普陀智能軟件產業集聚區、虹口北外灘綠色服務發展試驗區、金山化工新材料產業片區、奉賢東方美谷美麗大健康產業集聚區、崇明長興海洋裝備產業基地。

▍2個500億級基金支持城市產業能級提升

會上,上海推出上海市產業轉型升級二期基金和上海市國資併購基金矩陣。

其中,上海市產業轉型升級二期基金總規模達500億元,首期基金100億元。該基金堅持市場化運作,重點支持新一代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汽車、新材料、軟件和信息服務、工業服務等符合市區協同主導產業的項目,爲處於成長期和成熟期的先進製造業企業提供助力,引領新質生產力在上海市高質量、規模化發展。

上海市國資併購基金矩陣總規模達500億元以上,涉及國資國企改革、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民用航空、商業航天、文旅消費等領域。該基金羣將發揮國有資本引領帶動作用,與行業龍頭企業、各類社會資本、金融機構、專業服務機構、產業園區共同助力完善上海併購市場生態。

▍21個重點產業項目落地上海

在今年大會上,共有21個重點產業項目宣佈落地啓動。

在先進材料領域,超導二代高溫超導帶材生產及總部基地項目落地浦東新區,總投資25億元。該項目計劃建設全球首個大工業化級別第二代高溫超導帶材生產研發基地,承擔第二代高溫超導帶材的生產功能,以及產品研發、產線研發、應用研發等功能。總計形成不低於15000公里年產能,佔據全球細分領域絕對領先地位。

集成電路領域,偉測科技上海總部基地項目落地浦東新區,計劃投資10億元。該項目將擴展高端芯片產線,建立研發中心。主要爲芯片設計公司、晶圓廠、封裝廠提供包括晶圓測試、成品測試、晶圓芯片熔絲微調,針卡設計製作與維修、測試程序開發、數據傳輸和信息平臺共享。預計年測試80萬片晶圓,熔絲微調50萬片晶圓,測試20億顆芯片。

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基地項目落地寶山區,計劃投資15億元。該項目計劃建設國家級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基地,以上海電氣爲龍頭,以投資、併購、產業調整等多種方式進行上海市工業母機相關產業的整合,培育打造世界級工業母機集羣。 格思航天二期工廠項目落地松江區,計劃投資12億元。項目建成後,將擁有一條噸級衛星脈動生產線,生產能力同時向下兼容500kg以下級別衛星的批產,產線設計產能爲噸級衛星150顆/年,500kg級以下衛星300顆/年,生產節拍達到1天/顆。預計年產值13億元。

在生物醫藥領域,四川新綠色現代中藥國際發展基地項目落地青浦區,計劃投資額15億元。該項目基地主要用於研發、生產、銷售配方顆粒、飲片、中藥製劑等。預計達產後年產各類中藥產品不低於4320噸;代煎和膏方不低於2350噸;年產中藥配方顆粒不低於800噸。

在數字經濟領域,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數字平臺項目落地靜安區,計劃投資10億元。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電氣裝備集團的全資二級子公司,於2025成立。公司作爲集團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驅動,聚焦信息系統和網絡安全建設、智能製造升級、數字化轉型等業務,努力打造成爲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電氣裝備製造業數字化轉型領軍企業。該項目落地後將聚焦集團數字化改造工程和工廠升級計劃。

英雄遊戲研發總部項目落地黃浦區,預計投資額約14.35億元。該項目將基於全球化的視野,國際化的團隊,立足於移動互聯網時代,以泛娛樂爲戰略目標,推廣移動電競產業,致力於爲海內外用戶提供優質的移動遊戲內容和體驗,打造全球互動娛樂品牌。

山鐵科技算力服務平臺項目落地楊浦區,總投資20億元。該項目在楊浦區設立算力綜合服務平臺。設立後,將穩步擴大消費電子業務規模,在服務好核心上下游客戶小米通訊和京東商城的基礎上,穩步擴大榮耀、華爲、蘋果等主流產品的業務規模;積極圍繞新能源、新科技、高端裝備等領域的優質上市公司和央國企,針對其產業鏈上下游開展供應鏈業務;積極做大做強智算產業板塊,做大高性能算力規模,着力推進智算產業上下游產業佈局,構建“算力服務+高端製造+智算底座”全產業鏈格局,打造國內智算行業的頭部企業。

▍上海智造空間雲鏈平臺發佈

會上,陳杰副市長正式發佈“上海智造空間雲鏈平臺”,首批上線59個優質項目,總建築面積達530萬平方米,覆蓋10條重點產業鏈,爲產業資源和產業空間高效匹配提供便捷的信息化通道。

目前,全市已推動工業上樓總面積超2000萬平方米,遴選出智造空間優質項目共217個,其中包括製造業企業自建垂直工廠項目,以及爲產業鏈上下游提供高品質載體空間的製造業平臺類項目。優質項目中近八成已進入施工關鍵期,今年將迎來首批項目竣工。此次集中上線的59個項目,總建築面積530萬平方米,覆蓋浦東、寶山、嘉定、青浦等9個區,涉及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新一代電子信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10條我市前瞻佈局的重點產業鏈,可爲企業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選擇。

▍多名企業家共話投資上海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佩戴星紀魅族StarV Air2 AR眼鏡進行“脫稿式”演講。李書福透露,此次演講所佩戴的星紀魅族StarV Air2智能眼鏡的核心技術研發及供應鏈均紮根上海,目前已經量產兩代且得到了數萬消費者的驗證。

李書福表示,吉利控股集團在上海已經落地10餘個項目,員工總數超8000人,隨着吉利對上海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吉利在上海的員工總數很快會超過1萬人。其中高科技人才佔比達80%,帶動了汽車產業鏈高質量發展。2024年,吉利在滬實現總營收超700億元,納稅總額超30億元。

御風未來創始人兼CEO謝陵表示,當前,上海航空產業基礎雄厚,不斷吸引着更多整機制造企業,包括無人機、eVTOL飛行器等領域的頭部企業落滬,上海還擁有完善的低空經濟產業鏈,涵蓋研發、製造、應用及服務等多個環節。同時,上海作爲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擁有完善的科研基礎設施和開放的創新環境,該公司研發中心落戶張江高科技園區,正是看中這裡的“創新磁場”,希望能在上海看到未來科技發展的更多可能性,也能快速找到合作伙伴。

超導科技科技董事長馬韜在採訪中對《科創板日報》表示,此次落地的超導二代高溫超導帶材生產及總部基地項目,預計產值達到50億元。“目前全球每年能供應的高溫超導帶材不超過3000噸,我們一年就能供應2000噸,預計到2026年供應4000噸。”

今年1月,上海建成了全國首個異構人形機器人訓練場。人形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彬稱,“自從訓練場1月投入使用以來,我們基本打通數據的採集、清理、標註、訓練、推理等全流程環節,每天採集2萬-3萬條數據,未來預計能達到日產5萬條數據。”

許彬表示,今年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預計將在今年7月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發佈1-2款具身智能的基礎操作模型,下游企業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再落地到具體的應用場景,同時也計劃協同產業鏈上下游,進一步收集數據進行生成具身智能模型的訓練。

據許彬透露,目前人形機器人已經在部分汽車廠商中進行裝配產線的適配,“最早是特斯拉開始了一些相關工作,本身汽車廠商有這樣硬性需求,也有轉型發展的期待,不只在上海,目前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已經進行相關適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