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繳出7.2%的出口增速 如何看待大陸經濟韌性?
陸媒:從7.2%的出口增速看陸經濟韌性。。(新華社)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17日報導,近日,中國大陸上半年經濟數據發佈,大陸出口增長7.2%。既有意外,更感驚喜,因大陸上半年受到的外部衝擊不小。各界怎麼看這個7.2%?
——人民網網友:
這個7.2%,底氣是完備的產業體系,動力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本質上就是以不斷的高品質供給適配國際市場需求。
僅舉一例:上半年,大陸高技術產品出口增長9.2%,連續9個月保持增長。其中,高端機牀、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出口增速都超兩成。
過去這半年,外部環境急劇變化,中國經濟走得不容易。但中國的定力和表現,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都給人一種波瀾不驚的感覺。
這些年來高品質發展大勢和實踐顯示,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變化,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中國經濟就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企業淡定。
《人民日報》報導,前不久,任正非受訪時回答頗有代表性。就在今年第二季國際形勢急劇變化、外部壓力明顯加大當口,中國企業並沒有因突如其來外部困難自亂陣腳,而是越艱難越顯勇毅。
浙江義烏,中國外貿走勢的晴雨表與風向球。「超越波瀾,相持之時尤需沉得住氣。」在義烏小商品市場賣秤23年的商戶呂成均,和他的超瀾進出口有限公司名稱一樣,面對一些國際客戶撤單,內心自有靜氣。
「大家從容不迫,期待着風雨過後見彩虹。」呂成均說出義烏商戶的心裡話。面對外部環境變化,義烏商戶不等不靠,苦練內功,加強創新,提升品質,增創品牌,擴大外貿「朋友圈」。
政府淡定。
2024年,深圳出口2.81兆元(人民幣,下同),增長14.6%,規模連續32年居大陸外貿城市首位。今年1至5月,深圳出口下降8.6%。與深圳一步之遙的東莞,今年1至5月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7.4%,其中出口增長11.2%。而去年同期,東莞出口下降3.4%。
儘管增速各有起伏,深圳、東莞兩地政府心態卻很從容,繼續以務實的舉措,爲企業解難題,爲外貿添動力,爲發展優環境,穩紮穩打,有條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