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西安市打好立法監督代表工作“組合拳”推動人大工作取得新成效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立昊洋 馬金順

陝西省西安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韓鬆作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報告指出,一年來,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堅持“一盤棋”協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養老服務、職業技能教育、城市能級提升和精細化管理等方面重點工作,合力打好立法、監督、代表工作“組合拳”,推動人大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全年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規3件、修正法規29件、廢止1件,聽取審議工作報告32項,開展專題詢問2場,作出決議決定13項,開展執法檢查、視察、調研65項,圓滿完成市十七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西安市人大常委會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健全吸納民意、彙集民智工作機制,完善民主民意表達平臺和載體,邀請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並作重點發言,參加執法檢查、視察、調研等活動1452人次,收集意見和建議986條,安排30名公民旁聽常委會會議,努力把人民羣衆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落實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過程。

爲着力提高立法質量,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健全立法工作機制,制定加強法規立項、起草、審議環節溝通協調補充規定,凝聚立法工作合力,高標準建設基層立法聯繫點,完善法規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機制,並注重發揮“外腦”“智庫”作用,修改立法專家庫管理辦法,努力提高立法質量。

在立法工作中,西安市人大常委會積極發揮人大主導作用,提前介入法規調研、起草、修改等環節,嚴把法規的合法性、協調性、規範性,探索重要法規審議前解讀制度,重點解讀立法背景、重要制度設計、爭議意見處理等,提高法規審議質量,確保法規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爲增強監督實效,西安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政務服務便利化、“高效辦成一件事”工作推進情況報告,針對惠企政策落地、服務平臺功能發揮、工程項目審批效率等問題開展專題詢問,聽取審議加強校地融合促進政產學研用深度結合工作情況報告,調研科技創新、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情況,推動做好科技成果落地服務和轉化承接,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等。

在增進民生福祉方面,西安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民生工作報告,組織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開展集中視察、專題調研,就推動社區嵌入式服務、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提升醫療保障水平等提出36條建議,與市政府齊心協力推進10個方面30件爲民實事如期完成,讓“民生清單”變爲實實在在的“幸福賬單”。

爲助力城鄉共同發展,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圍繞城市能級提升和精細化管理,聽取審議城市道路空間精細化管理工作報告,針對市政道路微改造工程、佔用城市道路空間等10個方面開展專題詢問,助力城市有機更新,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和綜合承載力。

在依法保護生態環境方面,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堅持奔着問題去、盯着問題查、抓住問題促整改,持續對省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進行執法檢查、聽取審議專項工作報告,督促政府加強“五亂”問題排查整治、建立高效統一智能監管平臺、加快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同時開展古城環保世紀行活動,以法治力量守護好藍天、碧水、青山。

此外,西安市人大常委會不斷深化拓展代表工作,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職。具體來看,抓細抓實代表履職培訓,建立代表接待走訪羣衆制度,制定代表履職清單,全市7100餘名五級人大代表全部編入545個代表家站,累計接待服務羣衆15000餘人次,推動解決羣衆急難愁盼問題2300餘件。全面推行“掃碼說事”,建立代表履職二維碼,完善“五步閉環機制”,實現代表聯繫羣衆“全天候”。

報告指出,2025年,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將緊緊圍繞“深化六個改革”重點工作,“一盤棋”協同推進立法、監督、代表工作,着力在提高立法質量、增強監督實效、提升代表工作能力、強化“四個機關”建設上下功夫,爲創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貢獻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