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老鼠獵殺臺灣黑熊烹煮下肚 林保署求償500萬 法官:屬無主物駁回

山老鼠獵捕臺灣黑熊後竟然殘忍烹煮下肚。(中時資料庫照)

新竹地檢署在2020年5月查獲何姓男子等11名「山老鼠」涉嫌盜伐樹瘤案,查出何男涉嫌獵殺珍貴的保育動物黑熊,並烹煮後食用。何男在2022年交保後突然失蹤,被發現因染疫陳屍山區。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事後向何男繼承人提起連帶賠償民事訴訟、要求賠償500萬元,新竹地院審理後,認爲臺灣黑熊是無主物,依法無從求償,判決駁回。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提出控告,臺灣黑熊爲禁止獵捕動物而無市價,但以黑熊因受獵殺而減少數量,勢必須由人工覆育,三到五年後才能再放養一隻成年黑熊,人工覆育費用即爲本案所遭受損害。

分署也具狀強調,大陸貓熊因具獨特性而爲貓熊外交,每年他國所須支付租金高達每隻一百萬美元,而臺灣黑熊數量遠低於貓熊,更彰顯珍稀性與其價值高貴,請求何男的繼承人與兩名獵人連帶賠償五百萬元。

法官審理後認定,我國野生動物保育法並未規定國家對無主野生動物擁有所有權,而侵權行爲損害賠償請求權人,應爲該物所有權人,國家既非無主野生動物所有權人,無從就該野生動物遭獵殺而對獵人求償。且犯嫌已課予刑責及罰金,足以對獵人達到懲罰效果,最後駁回全案。

回顧全案,檢警與林務局在2020年年初組成專案小組,調查以何嫌爲首的山老鼠盜伐集團,5月初在新竹縣、桃園市等7個處所搜索,拘提江姓、何姓嫌犯 等9人到案,後續又查緝江姓等2名收贓嫌犯到案。

警方調查,這個山老鼠集團出貨時都會先派人查探,確認沒有警方巡邏才通知出貨,9名山老鼠均有親戚關係,專門盜伐珍貴且易揹負 下山的扁柏、紅檜木樹瘤下手,再以每塊3萬至30萬不等高價,賣給 江姓等2名收贓嫌犯牟利。

專案小組前後4次至盜伐現場蒐證,耗時14天,查扣樹瘤4塊78公斤 、樹瘤聚寶盆1個6公斤、牛樟7塊78.9公斤,估計市價破百萬。調查人員清理現場時,在何嫌的工寮旁,赫然發現疑似保育類臺灣 黑熊毛皮及骸骨。何男起初裝傻,直到警方從其手機中找到他與黑熊合影照片,何嫌才坦承犯行,未料在交保後,卻因遇上疫情,染疫後離奇陳屍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