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爲糧食安全立法,新規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楊璐

7月31日下午,記者從山東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山東省糧食安全保障條例》已於當天下午經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將於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條例的制定,是山東糧食安全法治建設新的里程碑,爲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2024年,全國糧食產量首次突破1.4萬億斤,山東省糧食產量達到1142億斤,糧食安全形勢總體較好。

發佈會上,山東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劉振遠介紹說,隨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糧食需求呈剛性增長,糧食生產和供給還面臨着不少問題,糧食安全緊平衡的格局將長期不會改變,糧食安全這根弦必須始終繃緊。2025年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提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建設更高水平的“齊魯糧倉”。爲全面貫徹糧食安全保障法,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解決糧食安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必要制定條例,爲各方面做好糧食安全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條例共11章64條,主要規定了耕地保護、糧食生產、儲備、流通、加工、應急、節約、監督管理以及法律責任等內容,在立法中突出山東地方特色和創新之處。

發佈會上,山東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徐金妹介紹說,強化耕地保護和耕地質量提升方面,條例嚴格控制各類佔用耕地行爲,禁止違規佔用耕地綠化造林、挖湖造景等行爲,禁止將有毒有害廢物用作肥料或者用於造田和土地復墾。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對優化高標準農田規劃建設佈局,強化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日常監管、專項覈查,鼓勵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戶等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運營管護作出具體規定。推進鹽鹼地綜合利用,規定加強科技、人才、資金、用水等要素支撐,分類開展鹽鹼地治理改良,因地制宜發展鹽鹼地特色農業;鼓勵鹽鹼地改造科研攻關,強化耐鹽鹼作物新品種試驗示範推廣。

多措並舉促進糧食生產方面,條例推動種業高質量發展,對提升種業科技創新能力,加強糧食作物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扶持糧食作物良種培育、生產、更新和推廣使用作出全面規定。強化糧食生產科技支撐,對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的糧食生產技術以及拓展人工智能、數據、低空等技術應用場景,推進智慧農業發展等作出具體規定。保障糧食生產者種糧收益,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落實糧食生產者收益保障機制,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發揮政策性農業保險作用,以及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與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保護糧食生產者種糧積極性。

積極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方面,條例突出山東特色,強化陸海統籌,圍繞宣傳和踐行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等創新制度設計。條例規定堅持農林牧漁並舉,加強海洋、河湖、森林等資源保護和開發,有序發展近海養殖和捕撈,加快發展深遠海養殖,促進藻類食物開發;因地制宜發展木本糧油、林下經濟、飼草產業、食用菌產業等,培育發展生物農業,拓展食物來源渠道。注重發揮我省在設施農業等方面的優勢,規定要支持、引導現代設施農業發展,推動構建集約高效、綠色低碳的現代設施農業產業體系。

完善糧食儲備制度機制方面,條例壓實地方政府糧食儲備責任,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政府糧食儲備,實行分級負責、分級儲備、分級管理,優化政府糧食儲備區域佈局和品種結構,並按照不低於上級人民政府覈定的總量計劃確定實際糧食儲備規模。強化承儲企業等方面的責任,規定承儲政府糧食儲備的企業或者其他組織應當對承儲糧食數量、質量和儲存安全負責,實施糧食安全風險事項報告制度,不得虛報、瞞報政府糧食儲備數量、質量、品種。健全政府糧食儲備檢查等制度,對做好儲備糧食檢查、加強政府糧食儲備管理信息化建設等作出規定。

推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條例推動糧食加工產業結構優化,規定要統籌推動糧食初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協調發展,引導大型糧食加工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科學合理佈局糧食加工能力,支持打造糧食產業集羣。推廣應用糧食適度加工技術,落實《國家全穀物行動計劃(2024—2035年)》有關要求,對鼓勵有條件的糧食加工企業升級改造技術裝備,因地制宜發展全穀物產業以及加強相關標準建設等作出規定。注重科技賦能和品牌建設,規定要加大對糧食加工的科技投入,支持企業、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等加強對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加強糧食品牌建設和宣傳推廣,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等。

同時,條例還對推進糧食流通、完善糧食應急機制、做好全鏈條節糧減損、健全監管制度機制、強化責任落實等作出相關規定。

發佈會上,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常緒擴表示,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將按照條例的規定認真履職盡責,加快推動深化糧食購銷和儲備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建立監管新模式,更好保障糧食安全。迅速啓動現有規章制度“立改廢釋”工作,及時修訂完善或制定出臺配套政策措施,全力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的糧食安全保障制度體系,打通條例落地“最後一公里”。加強與相關部門單位的協同聯動,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聯合執法、會商研判等工作機制,在耕地保護、儲備管理、市場流通、質量監管、應急保障等關鍵環節形成齊抓共管、同向發力的工作格局。支持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社會輿論監督和羣衆監督,暢通“12325”糧食監管熱線等舉報渠道。加大“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和專項檢查力度,對違法違規行爲堅持“零容忍”,依法嚴肅查處,形成強大威懾,以剛性執法捍衛法律法規尊嚴,堅定維護種糧農民和糧食經營者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