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日照:邊檢護企優商跑出通關“加速度”

日照邊檢站移民管理警察對即將靠泊的外輪進行空中巡查。趙琳/攝

編者按

近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走進山東青島、日照等地港口碼頭,探訪國門口岸邊檢部門護企優商、護航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做法。山東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着力支持口岸擴大開放,聚焦山東打造世界級港口羣和國際航空樞紐定位,進一步完善口岸邊檢設施驗收標準,保障有關碼頭泊位對外啓用;提升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集中釋放國際航行船舶24小時通關手續一次辦結、加註保稅燃油船舶“簡辦手續、免收單證”等移民管理政策紅利,保障民營企業物資好來快走。

“嗚——”隨着一聲汽笛鳴響,4月15日7時24分,裝載着3.8萬立方米新西蘭原木的“傑爾維斯灣”輪停靠在山東港口日照港嵐山港區6號泊位。

日照港是全國最大的原木進口港。日照港提供的數據顯示,2024年,日照口岸進口原木超1000萬立方米,約佔全國進口總量的28%。今年一季度,累計進口原木210萬立方米,繼續保持全國首位。

當天一大早,山東邊檢總站日照邊檢站執勤一隊移民管理警察張凱一、周園園就提前趕赴泊位,現場監護“傑爾維斯灣”輪的靠泊。在靠泊前一天,他們已根據相關信息完成了對該輪的預檢手續辦理。

隨着纜繩掛靠,舷梯緩緩放下,張凱一、周園園開啓了登輪檢查和船員的人證對照工作。不到20分鐘時間,“傑爾維斯灣”輪便開始了作業。

“中國速度真不是吹的!”

4月16日10時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日照港嵐山港區6號泊位現場看到,數臺門機同時運作,抓鬥有序起落,將“傑爾維斯灣”輪上裝載的原木一根根接卸上岸。

“安全,是我來到日照港的第一感受。”邊檢民警的貼心服務讓第一次靠泊中國港口的“傑爾維斯灣”輪船長劉華兵很感動,“以往航行到外國海域時,都要在船上纏上防海盜的鋼絲網,我們就經歷過海盜半夜在船尾掛梯子上船偷東西。”

“傑爾維斯灣”輪停靠日照港後,船員有時下船活動,總能聽到邊檢協管人員提醒,“小心”“注意安全”“扶好把手慢慢走”。

劉華兵坦言:“我們在國外從來沒有感受過,覺得很暖心!”

“中國速度真不是吹的!”劉華兵說,“在國外,如果這一船木材裝卸趕上假期,那我們要等到他們假期結束才能辦理手續。在國內,從貨輪靠泊到卸完木頭離開可能不到1周時間,但在國外有時甚至要20多天。”

日照港三公司嵐山操作部負責人王培健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用“開門”和“關門”形象地概括邊檢機關查驗效率對企業的重要性。“船舶無論靠泊或是離泊,都需要經過邊檢手續辦理。‘開門’慢,讓船舶靠泊作業不能第一時間進行;‘關門’慢,則可能會讓船舶錯過潮汐,延長海上航行時間,同時還會影響下一艘船舶靠泊,讓泊位週轉效率大打折扣。”

“現在,邊檢手續都可以線上辦理,對提升泊位週轉效率提供了很大幫助,爲我們縮減了時間成本。”王培健說。

針對日照港木材船舶快進快出、大進大出的外貿形勢,日照邊檢站聯合日照海關等口岸單位,開展“點對點”“面對面”出入境政策諮詢服務,提供“一對一”通關保障,開通木材外貿船出入境“綠色通道”,在推進外輪出入境手續辦理、貨物生產裝卸、船企信息溝通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務。

走進距日照港嵐山港區20公里的日照京杭林產傢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杭林產”)車間,工人們正加緊趕訂單,現場一片繁忙。依託便捷的交通和區位優勢,從港口接卸的原木被直接運抵這裡,經過切割、打磨、拼接等工序後,木材被製成擺件、傢俱或板材,銷往全國各地。

京杭林產企管部經理孫媛媛告訴記者,2017年,京杭林產由小木工坊起家,如今公司在上海和青島都有專門的設計團隊。公司位於日照市嵐山區木材產業園內,該產業園是全國重要的木材貿易加工基地,是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示範區,依託港口優勢和政策支持,形成了覆蓋原木進口、加工、物流的完整產業鏈。

“港區外輪的卸貨速度越快,我們這邊訂單生產得就越及時。”孫媛媛說。

目前,日照市木材加工產業擁有建築木坊、人造板、傢俱等企業,木材加工類型基本齊全,拉動木製品內銷出口不斷提升。有了區位優勢和營商軟環境,日照原木進口量持續攀升,木材產業也逐漸成爲日照因港而生的富民產業。

日照邊檢站移民管理警察走訪駐地民營鋼鐵企業,瞭解企業需求。錢程/攝

助力鋼鐵優勢產品銷往海外

4月16日下午,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照鋼鐵”)精品鋼生產車間內,一摞摞熱軋花紋捲鋼板整齊擺放,無人駕駛的智能航車在高架上穿梭忙碌,在通過電子座標確定一卷鋼板位置後,再穩穩裝入重型卡車中。

4月17日,經過一夜裝卸,在日照邊檢站移民管理警察監護下,由日照鋼鐵生產的2.3萬餘噸鋼材被裝載到外籍“多里斯”輪上。這艘外輪將運載日照鋼鐵生產的鋼材從日照港拔錨啓航,銷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用於當地基礎設施建設。

鋼鐵的生產製造離不開重要原材料——鐵礦石。日照口岸是我國鐵礦石主要進口口岸之一,2024年日照口岸進口鐵礦石1.55億噸,約佔全國進口總量的11.6%。

隨着外貿業務量的快速增長,日照港口船舶數量和貨場庫存壓力逐漸顯現。爲保障港口正常生產,如期向海內外客戶交貨,企業希望通過邊檢、海關便利化通關措施,破解出口難題。

“瞭解企業訴求後,我們深入現場開展調研,結合船舶代理公司和生產企業實際,研發‘E民寶’政務服務平臺。船舶代理人員通過線上申請,就可以爲‘一帶一路’重點合作項目和載運民生物資、大宗貨物、生鮮活畜等貨物的出入境船舶開通‘綠色通道’,部分辦事環節、申請材料、辦事時間減少50%以上。”日照邊檢站執勤一隊教導員牟國芳說。

截至目前,“E民寶”平臺已入駐“愛山東”政務App,先後服務200餘家港口及代理企業、人員3.1萬餘人。

據日照鋼鐵副總經理江時冰介紹,日照鋼鐵是山東省最大的民營鋼鐵廠,也是中國民營鋼鐵行業的領軍企業,以高品質進口鐵礦石爲原料生產的超薄捲鋼銷往海外特別是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成爲“中國製造”的一張閃亮名片。

日照鋼鐵進口貨物品種主要是鐵礦、煤炭。2024年,日照鋼鐵進口鐵礦約2900萬噸,煤炭80萬噸,進口額26億美元;2025年一季度,進口鐵礦約740萬噸,煤炭13萬噸,進口額6.8億美元。

據介紹,由於企業鍊鐵生產使用國外鐵礦,生產節奏快,通常對來船用料時間需求較爲急迫。

江時冰表示,邊檢部門的大力支持保障了企業的用料穩定,支撐了企業生產有序開展,特別是在2024年第三、四季度助力企業在庫存極低情況下仍然保持正常生產,未發生斷料事故。

日照鋼鐵出口事業部部長李迪列舉了一組數據:2024年,日照鋼鐵出口鋼材274萬噸、96億元,出口鋼材繳納增值稅共計12.48億元。2025年一季度出口量70.57萬噸,同比增加2%。

展望今年出口預期,江時冰說,作爲一家有着1萬餘名員工的民營企業,日照鋼鐵將依託臨港向海區位優勢,不斷提升高端鋼鐵產品出口佔比,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力爭2025年出口鋼材300萬噸。

在山東港口日照港嵐山港區,日照邊檢站移民管理警察和日照海關查驗關員聯合查驗進口原木。錢程/攝

“無感”通關,問需紓困

4月17日,在日照港“全球首個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滿載集裝箱的中國香港籍“中外運基隆快航”貨輪順利完貨後,在拖輪引帶下平穩離泊,駛向深藍。

在港口作業現場,數架警用無人機在空中巡查,集裝箱卡車在港區內穿梭。

“這些年頻繁往來日照港,我最真切的感受就是通關愈發便捷高效。”“中外運基隆快航”輪船長周先生在臨行前感慨道。

“通過警用科技手段開展船舶巡查監護,不僅提高了查驗效率,更減輕了一線執勤民警的工作量。”日照邊檢站執勤三隊副隊長王興正說。

這樣的“無感”通關,源於日照邊檢站對該輪提供“常船舶”快速通關服務,即通過運用科技手段實施大數據“雲”監管,符合條件的船舶可優先享受到港即作業、邊檢手續24小時一次性辦妥等服務。在簡化手續辦理程序上,邊檢部門將原有的7項程序縮減至3項,其餘4項改爲無感式監管服務。

邊檢部門還採取“一船一策”查驗方案,實行報批直辦、優檢先辦、容缺快辦“三辦模式”,平均減少船舶壓港、滯港時間2到3個小時。今年,已有載運“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及汽車整裝、冷鏈運輸、生鮮製品等130餘艘船舶享受到“三辦”紅利。

在實施“一站式”線上服務方面,服務對象通過“E民寶”服務程序,即可實現船舶信息申報、行政許可申請、船舶動態實時查詢等,實現港口作業“一碼通行”、辦證報備“一鍵智達”,增強了服務對象獲得感與滿意度。

同時,日照邊檢站圍繞日照鋼鐵等駐地大型民營企業,開展“問需紓困、問計提效”活動,搭橋樑、察實情、聽民意、解難題;立足港口高頻作業需求和船舶進出港常遇問題,高效落實邊檢機關和港口企業“聯絡直通車”機制,定期組織外輪搭靠企業座談交流會。

聚焦“矛盾實時化解、訴求即時兌現、服務全時到位”的預期目標,日照邊檢站構建“掃碼提問、及時反饋、立結立辦”的“碼上辦”邊檢政務服務機制,精準化解決各類中小微民營企業邊檢服務領域急難愁盼的問題,不斷推動邊檢元素與口岸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力量聚合。

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明。今年一季度,日照港完成吞吐量1.4億噸,同比增長4.2%,集裝箱184萬標箱,同比增長6.4%。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