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LT2抑制劑健保擴大給付 嘉惠20萬人

當腎臟因疾病受損,導致腎功能出現超過3個月的持續損傷,就稱爲慢性腎臟病,此時腎功能已不可逆。而慢性腎臟病常見的症狀爲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疲倦,除初期症狀不明顯外,民衆對於檢驗報告數值中,能綜合評估腎功能的腎絲球過濾率(eGFR)、尿中白蛋白尿/肌酸酐比值(UACR)沒有概念,導致近6成患者確診時已是第3期,甚至更嚴重。

臺灣腎臟醫學會監事邱怡文說,一般人在40歲後,每年腎功能會以1ml/min的速度下降,加上亞洲人較易罹患慢性腎臟病,且合併白蛋白尿的比例較高,若沒有及早發現、及早接受藥物治療,腎功能下降的速度將是一般人的5倍,更增洗腎風險。

邱怡文表示,每年定期檢查是發現慢性腎臟病的關鍵,如已確診爲慢性腎病,延緩腎功能下降是重要目標。常用的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張力素第二型受體阻斷劑或配妥西菲林等藥物,對延緩腎功能下降效果有限。

國際腎臟醫學會2023年將SGLT2抑制劑列爲建議使用藥物,若及早治療可望延後26.6年進入洗腎。我國健保署也自今年3月1日起,擴大SGLT2抑制劑用於糖尿病的給付範圍,讓慢性腎臟病和心衰竭患者也能受惠,提供糖、心、腎全面治療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