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裝航運出現「防衛性買盤」 慧洋、裕民等有望迎利多
俄烏停戰有譜,散裝市場出現「防衛性」買盤。聯合報系資料照
俄烏停戰有譜,散裝市場出現「防衛性」買盤。雙普會結束,航商業界認爲,川普會談「打滿分」、普丁未來以「公平基礎」繼續討論,業界推估,俄烏停火的日程可能不遠了,牽動散裝艙位開始出現防衛性買盤。
業界指出,若俄烏停火,散裝船會出現長期性的利多,而不少散裝運輸艙位的買主擔心,日租金在宣佈停火後會漲太快,逼迫原本還在觀望的買盤開始進場租船,而出現所謂「防衛性買盤」,影響所及是需求增溫、日租金看漲。
俄烏戰爭停火有望,市場想像重建題材需求出籠,根據世界銀行預估,烏克蘭因爲戰爭期近三年,重建需求將達到6,000億美元,先前碼頭受破壞等因素,初期受惠將以中小型船舶爲主,緊接着就是中、大型的散裝船需求會出籠。
散裝船龍頭慧洋-KY(2637)旗下船舶涵蓋各種船型,會是市場需求出籠時的最大贏家;大型船舶爲主的業者有裕民(2606)、新興(2605)、中航(2612),中小型的業者包括四維航(5608)、臺航(2617)、及正德(2641),其中又以四維航、正德都有小型自配裝卸設備的船最受到市場青睞。
國內的散裝船業者指出,不管俄烏戰爭有沒有停火,現在的散裝船市場在中國大陸採擴大公共建設工程來刺激內需消費,隨着基礎建設加速開發下,散裝船市場需求緊俏;尤其,散裝船運能一直處於供需失衡,預估2025年及2026年散裝新船運力供給年增低於2%,下半年運價看俏。
散裝船近期開始反映中國大陸雅下工程的利多,這個計劃總投資預計達人民幣1.2兆元,將是全球最大的工程計劃,可保百年的水資源運用,中國大陸的擴大基礎建設,成爲推動經濟成長引擎外,也是推升散裝船需求最大的動能。
裕民航運分析,2025年第2季主要幹散貨商品中,鐵礦石受益於巴西氣候好轉、澳洲礦商於年度結算前積極出貨,巴西及澳洲出口量年增3%。
穀物則因中國大陸致力提升自給率、進口需求趨緩,及烏克蘭出口放緩,導致貿易量年減達7%。
鋁土礦方面,受惠於中國大陸電動車與再生能源需求持續擴張,加深對進口依賴,第2季幾內亞出口鋁土礦達4,670萬噸,年增32%,有效提升海岬型船舶需求。西非幾內亞至大陸的貿易量持續成長,成爲長水路貿易的重要驅動力。
在全球船舶供給方面,預期未來散裝船供給增幅有限,加上國際船舶環保法規日趨嚴格,將促使更多老舊船舶減速航行甚至提前拆解,壓縮市場有效運力,有利於運價走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