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裝航運掀新一波漲價潮 裕民、慧洋、新興等可望受惠

貨櫃搶運效應外溢,散裝艙位吃緊。聯合報系資料照

貨櫃搶運效應外溢,散裝艙位吃緊。美國總統川普積極促成俄烏和談,帶動市場對戰後重建商機預期,加上美中關稅停戰後,全球港口壅堵疑慮爆發,散裝海岬型報價兩日大漲逾兩成,全球航運運力吃緊,從貨櫃輪外溢至散裝航運。

貨櫃大搶運下,美中港口壅堵問題持續擴大,加上俄烏和談出現和平曙光,兩大力道助攻下,散裝航運繼貨櫃海運之後,出現新一波搶艙情況,導致運價大漲。業界點名,裕民(2606)、慧洋(2637)、新興(2605)、中航(2612)、正德(2641)、四維航(5608)等航商都可望率先受惠。

代表散裝船運價走勢的「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連兩日大漲,上週五(16日)收1,388點,上漲83點,漲幅達6.36%;主要受海岬型指數(BCI)牽動,BCI於15日收1,771點,漲123點,漲幅7.46%;16日收2,018點,大漲247點,漲幅達13.95%,兩天漲幅逾21%。顯見需求與搶運情況激增,推升報價。

圖/經濟日報提供

據瞭解,目前散裝搶艙問題主要來自美中關稅戰休兵90天后的「全球塞港」效應,還有俄烏戰爭停火、和談後,重建商機大舉出籠。這兩大關鍵因素齊發,將導致散裝航運也出現艙位難求的窘境,因此相關業者提前搶艙因應。

國內指標貨櫃業者指出,由於近幾天啓航的貨櫃輪,估最快約一個月到45天內運抵美國東西兩岸,換言之,美國港口(西岸)大約在6月中旬前就會看到塞港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國大陸是原物料、大宗物資的接收大國,近期又遇到散裝疏運旺季,而在美中關稅休兵確認後,最新傳出近日大陸港口已有塞港問題,散裝調度將直接受到影響,而導致艙位吃緊、運價應聲向上。

業內認爲,除了塞港導致的艙位調度問題,俄烏戰事趨緩也爲重建商機再度帶來正面效益,業界指出,由於俄烏雙方已初步同意交換戰俘,是雙方交戰兩年以來的最好開端。另外,若川普主導的俄烏停火繼續向前推進,重建商機將引爆散裝另一波大漲勢。

川普在其社羣媒體上發表談話,他說,將在星期一(美國時間19日)上午10時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話,通話主題將是停止戰事。然後,他將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希望這將是一個富有成效的一天。

延伸閱讀

散裝航運缺船…短期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