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女性解讀4B運動:男性去中心化是關鍵
唐納德·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之後的那段時間裡,圍繞幾個話題的討論在網上開始激增:逃離美國、發誓爲墮胎權更努力抗爭,以及4B運動。後者是一場起源於韓國的激進女權主義運動,女性承諾不與男性約會、發生性關係、結婚或生育,這個運動就有了自己的發展勢頭。
4B在韓語中是“四不”的簡稱,其核心是拒絕父權制標準和異性戀生活方式。該運動於21世紀10年代中後期在韓國興起,用來應對這個國家猖獗的厭女症和暴力的父權制。在國外——尤其是在美國——該運動引發了人們對“四不”的興趣,更多地將其視爲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而非一場激進的女權主義運動。
近年來,這不是美國互聯網上首次出現團結起來呼籲遠離男性並避免與其建立戀愛關係的情況。在羅訴韋德案被推翻之後,“獨身TikTok”和“戒男”開始流行起來,將對這一結果的憤怒轉化爲各地的女性合法的運動和生活方式選擇。
隨着特朗普第二個任期開始,三位女性,年齡不同,來自不同的州,向Refinery29講述了她們對4B運動的看法。
爲清晰起見,訪談內容經過編輯。
DashDividers_1_500x100
姓名:阿萊莎
年齡:30歲
地點:佛羅里達州邁阿密
代詞:她/她的
你最開始是什麼時候知道4B運動的呢?
我讀了一本書,覺得很吸引人。這本書名爲《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是趙南柱,譯者是張琪瑛,是一個關於韓國女性的虛構故事。它的驚人之處在於,腳註中有關於韓國女性經歷的真實世界數據,但故事是虛構的,所以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呈現信息的方式。
[我]深受我們的性別身份以及人們如何看待[我]的影響,尤其是在古巴家庭中長大。看到像4B運動這樣的事情,即女性奪回自己的自主權,是非常令人耳目一新的。
2024年3月你在TikTok上發佈了一個關於該運動的熱門視頻,然後在選舉後又重新發布了它。從那時到現在,你的感受或行動有什麼變化嗎?
這更多的是我更加認真地對待個人自主權。將4B運動引入美國肯定存在侷限性,不能直接照搬,因爲文化差異非常明顯,而且我們還有其他可以做的事情,但是奪回我們權力的這個想法是非常非常誘人的,尤其是當我們的權利每天都在被剝奪的時候。很高興看到女性、女性羣體以及其他性別非傳統者現在在這裡有我們自己的小版本的運動在進行。我們試過講道理,試過友好相待,試過向人們解釋,但都沒有效果,所以對我來說這似乎是合乎邏輯的下一步。
你如何在生活中讓男性不再處於中心地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有很多不同的生活狀況、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方式來進行關於讓男性不再處於中心地位的對話。就我個人而言,我來自一個非常重男輕女的古巴文化環境,我成長過程中的很多方面都是在迎合男性。我作爲一名女性存在,就是爲了找個丈夫,生一堆孩子,然後做個家庭主婦。我更多地關注自己,問自己在生活中想要什麼,更加毫無歉意地做自己,設定界限,做讓自己開心而不是讓別人開心的事情。
實施這些之後你有何感受?
在把很多這些文化觀念放在顯微鏡下審視,比如浪漫愛情、生孩子等等,並真正瞭解其起源之後,你開始意識到其中很多觀念是多麼愚蠢。我也是一個不想生孩子的女性,在做出這個決定之後,浪漫約會的很多壓力都從我的肩上卸下來了,因爲我不必擔心我的生物鐘決定我應該和誰約會或者什麼時候約會。
在你看來,當你看到這個話題被討論或涉及的時候,對話中缺少了什麼?
4B運動中存在一個很大的恐跨問題,這是我的視頻第一次走紅時有人告訴我的。當你比較美國和韓國時,文化差異非常非常明顯。韓國的厭女症和性別歧視要極端得多,也危險得多。還有很多我不太瞭解的事情,因爲我沒有作爲韓國女性或者在韓國生活的經歷。
DashDividers_1_500x100
姓名:瑞秋
年齡: 32歲
地點: 弗吉尼亞州里士滿
代詞: 她(主格/賓格)
你說這五年來,你一直在有意、深思熟慮地參與到讓男性不再處於中心地位的行動中。你能描述一下原因以及這對你來說是怎樣的經歷嗎?
直到最近,我才知道“4B運動”這個詞。當我聽到這個詞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意識到所有這些情況都描述了我一直以來的生活方式,我是如何選擇不約會、不尋求與男性建立任何形式的關係,而且我真的不在乎結婚或生孩子。獨身這個詞也可以形容我,不過這不是我以前真正用來定義自己的詞。
我有非常好的朋友。我有一個非常棒的社區。我有一個很棒的教會社區,我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叫我瑞秋阿姨。我意識到,即使沒有戀愛或性伴侶,我也能在很多方面得到滿足,而且我一點也不懷念(有伴侶的生活)。我從人們那裡得到很多反饋,尤其是老年人,他們會說我還沒有遇到合適的人,而我的回答總是:“我不需要(遇到合適的人)。”我自己就是最適合自己的人。
這些年來,社交媒體上出現了其他一些潮流,特別是在羅訴韋德案敗訴之後,比如TikTok上有關獨身的話題和“男孩戒欲(此處類似表達,可能表示男孩遠離某些事物)”。你認爲這一次,會有(某種潮流)持續下去嗎?
有可能,不過我也能預見到它會逐漸消失。總體來說,在社會層面,隨着“我也是”(#MeToo)運動以及過去幾次選舉的發展情況,我感覺我們真的開始意識到父權制是一種存在,而且它讓某些人受益。我希望我們正處於對父權制的清算之中,並且這種清算能夠持續下去。很難只看這個話題的一個方面,因爲它涉及到很多交叉性(的問題)。這與“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以及我們看到的警察暴力事件相吻合,當我們關注社會邊緣羣體時,就會意識到有很多人正在遭受壓迫制度的迫害。
你能描述一些你有意做出的、能讓男性不再處於中心地位的選擇嗎?
我有BookTok(抖音讀書圈)和Bookstagram(照片牆讀書圈)賬號。大約從2018、2019年左右,看到特朗普最後一屆總統任期的發展情況後,我真的更加有意地去努力(做出改變)。對我來說,這是(改變的)第一步,特別是作爲一個在基督教教會以及更保守的福音派世界中長大的人。我開始意識到,特別是在涉及信仰方面,我所聽到、學習到或者向我佈道的每個人都是美國白人、順性別、異性戀男性。我很專注於閱讀黑人、原住民和有色人種所寫的書籍,我也專注於閱讀酷兒羣體的人、殘疾作者、單身作者、體型較胖的作者、非美國籍作者寫的書,真的試圖去聆聽儘可能廣泛的聲音。
顯然,我的生活中仍會有男性存在。我仍會和男性一起工作,而且我也不想讓自己的生活完全沒有男性,但我意識到,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種平衡失調了。
在你看來,當你看到這個話題被討論或涉及的時候,這種討論中缺少了什麼?
有很多方法可以讓你朝着更具包容性的方向努力,並且削弱男性家長制的聲音或影響或者打破其結構,但這並不一定意味着你必須完全做到“4B”。如果更多人能找到進入更公平結構的切入點,而不是想着我必須做到4B,否則就不行,那或許更有價值。
DashDividers_1_500x100
姓名:艾比
年齡:26歲
地點:伊利諾伊州芝加哥
代詞:她/她的
你對“4B運動”有何看法?
誠然,我不是“4B運動”方面的專家,尤其是其起源於韓國的背景以及它在美國的發展情況。美國女性實際上有點可悲,並且表現出缺乏想象力,我們真的只認爲男女完全隔離才能讓女性從壓迫中解放出來。顯然,“4B運動”特別適用於約會、結婚、與男性發生性關係以及生育子女,但它還不是一個完全成熟的理論。
你目前正在踐行“4B”理念嗎?
一段時間以來,很多女性一直在無意間進行着“4B運動”。有衆多研究表明,總體而言,人們約會的次數不像以前那麼多了。自從新冠疫情以來,年輕人約會的頻率就大不如前了,特別是在像“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這樣的事件發生以及特朗普再次當選之後。這在女性中引發了很多恐懼,這是可以理解的。我也很擔心這將對男女關係總體產生何種影響。
你能描述一下這對你來說是什麼樣的情況嗎?
我已經好幾年沒有約會了。我也嘗試過。我用過約會軟件,當然,每個人都愛抱怨。即使你住在芝加哥、紐約或者洛杉磯,你可能會認爲世界上沒有比這些地方更好找與自己相似、能成爲伴侶的人的地方了,但很多人發現這極其困難。
在特朗普獲勝之後,這個特定的討論變得流行起來。你認爲這次會產生持續的影響嗎?
就“4B運動”而言,它像在韓國或日本那樣對本國出生率產生重大影響,但我覺得在美國它不會成爲一件大事。有很多女性,尤其是美國女性,想要和男性約會、結婚。
就目前美國這場運動或討論來說,你個人覺得它有哪些弊端呢?
網上很多人言辭非常激烈,像“男性滅絕”這種說法都有。有一個女性說如果這意味着保護婦女和女童免受暴力和虐待,她願意讓地球上所有男性都死去。顯然的問題是,如果你對創建一個只有女性的社會這種想法是認真的,那你對跨性別女性、性別不一致者和非二元性別者有何看法呢?這有點諷刺,因爲這陷入了這種二元的生物本質主義思維,即女性生來爲女,男性生來爲男。很多年輕女權主義者對酷兒理論或者酷兒解放了解不足,沒認識到性別二元性的轉變對厭女症和父權制的轉變其實是必要的。
這到底有沒有解決辦法呢?
我不會假裝我有一個明確的、循序漸進的計劃,但我知道只要資本主義存在,父權制就會存在。同理,只要資本主義存在,所有其他形式的壓迫,如種族主義、厭女症和恐同症就將永遠存在,所以推翻資本主義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我們還深陷這種二元性別看待方式,繼續把性別視爲男與女的對立,那就忽略了這其實是個社會問題。男性並非生來就厭女和充滿仇恨。這不是他們的生物宿命。創建男女分開的空間實際上不會對女性有幫助,也不會觸及父權制下厭女症的根源。很多女性很反感這種觀點,就是我們有責任像照顧嬰兒似的對待男性、教育他們、引導他們不要厭惡女性。顯然不是這樣的,改變是社會的集體責任。
在你看來,這場對話缺少了什麼?
在關於“4B運動”並試圖將其應用於美國的討論中,最大的問題是忽略了這些運動在小國家取得成功這一事實。韓國女性能夠降低生育率[編者注:韓國的生育率幾十年來一直在下降]。這是美國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人們總是說要發起這個、抵制那個,但從來沒有真正成功過,因爲美國人在政治運動方面的記憶力非常短暫。
我們忽略了很多異性戀女性想要尋找愛情這個事實。很多異性戀女性只喜歡男性,她們真的很想結婚生子。墮胎權被剝奪的情況很糟糕,我們也看到有很多女性尋求宮內節育器(IUD)和絕育,這肯定是有影響的。但說到廣泛抵制和男性同牀共枕、約會男性,我不知道人們是否覺得這真的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