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 險毀中年男世壯運夢
醫師提醒,錯誤的運動習慣會讓關節提早退化,即使是年輕人也會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王家瑜攝)
35歲阿杰對運動十分狂熱,從去年就積極備戰「雙北世壯運」三鐵項目,但近來運動表現明顯下降,膝蓋近來常有痠痛感,就醫檢查發現罹患退化性關節炎,膝關節軟骨已有磨損,醫師囑咐減少運動,強度和頻率都要降低,以免年紀輕輕就要換人工膝關節,對阿杰來說猶如晴天霹靂。
衛福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約6.5個人當中就有1人飽受膝關節疼痛之苦。振興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黃祥霖提醒,錯誤的運動習慣會讓關節提早退化,即使是年輕人也會罹患退化性關節炎。
黃祥霖指出,一般最常聽到的關節疼痛治療方式,不外乎透過玻尿酸或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以減緩關節不適,這兩種治療都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甚至有些民衆耗費許多金錢和時間,最終仍面臨置換人工關節的情況,都大幅影響照護者及病患本身的生活品質。
阿杰聽說,置換了人工膝關節後,運動會有所限制。黃祥霖說明,人工關節介面耐用程度超過20年已不是問題,關節置換手術對於老年人、嚴重持續疼痛的退化性關節炎是快速有效的方式,但對於年輕或初、中期的關節炎患者,卻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因爲使用年限仍有其極限,之後的人工關節重置更是一項辛苦且對周邊軟組織破壞更多的手術。
國內在109年開放「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由於脂肪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再生修復以及免疫調節的能力,透過局部注射,可調節發炎現象,再生軟骨組織,讓受關節炎所苦的民衆重拾「膝」望。在醫師建議之下,阿杰選擇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不只膝蓋痠痛感覺都消失了,治療後的運動表現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