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午仔魚驗出孔雀綠 屏縣府︰出貨檢測合格
臺北市衛生局20日公佈上月生鮮水產品抽查專案檢驗結果,在臺北魚市販售的三清午仔魚被驗出含有致癌物「還原型孔雀綠」共0.6ppb,已要求下架。(臺北市衛生局提供/徐佑升基隆傳真)
臺北市衛生局前往賣場、水產店、餐廳及市場抽驗30件生鮮水產品,20日公佈檢驗結果,在臺北魚市販售的三清午仔魚被驗出必須零檢出的致癌物「還原型孔雀綠」0.6ppb,已要求下架。由於三清午仔魚來自屏東縣林邊區漁會,屏東縣動物防疫所表示,這批漁貨去年10月經林邊區漁會自主檢測、11月海洋及漁業所做未上市產地檢測,結果均合格,需進一步釐清被驗出不合格原因。
北市衛生局上月派員抽驗30件生鮮水產品,1件在臺北魚市販售的三清午仔魚被驗出還原型孔雀綠(Leucomalachite green)共0.6ppb,依「動物用藥殘留標準」應爲零檢出,已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可處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並應予沒入銷燬。產品經追溯來源廠商爲屏東縣林邊區漁會,已移請屏東縣衛生局依權責辦理。
臺北市漁產公司董事長鄭世維表示,接獲衛生局通知當日即完成下架及封存38包,並通知林邊區漁會要求配合退貨及退款,消費者只要持該商品有效證明即可至門市退款,並可額外獲得2張100元抵用券,若林邊區漁會未來重新供應同品項商品,須先提供合格檢驗報告。
漁產公司總經理施宜廷說,自4月30日起啓動「高風險魚種」午仔魚專案抽驗,對批發市場中8組業者全面檢測,目前尚未再發現違規。
林邊區漁會說,這批漁貨約700多臺斤,漁民獲悉消息感到莫名其妙,無奈地說該做的檢驗都有做、也都合格,不知道爲什麼會出現這麼大差異,也不知哪個環節出問題,因爲檢出量非常微量,不排除和環境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