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午仔魚檢出還原型孔雀綠 屏東縣府:出貨前多次檢驗合格
屏東縣的三清午仔魚被臺北市衛生局驗出含有還原型孔雀綠,屏東縣政府動物防疫所表示,這些魚還在魚塭經連續2次檢驗均合格,目前還需進一步釐清被驗出不合格的原因。(屏東縣政府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臺北市衛生局4月執行第1波生鮮水產品抽驗專案,今(20)日公佈結果,來自屏東縣的「三清午仔魚」被驗出「還原型孔雀綠」。屏東縣政府動物防疫所表示,這些魚還在魚塭經連續2次檢驗均合格,目前還需進一步釐清被驗出不合格的原因,而魚塭目前在養水階段,尚未養殖。
臺北市衛生局前往賣場、水產店、餐廳及市場等販售場所,共計抽驗30件生鮮水產品,在30件中有1件不符合規定,是臺北漁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民族營業處,也就是臺北魚市所販售的「三清午仔魚」,被檢出含有還原型孔雀綠(Leucomalachite green, LMG)0.6ppb(標準爲不得檢出),產品經追溯來源廠商爲屏東縣業者。
屏東縣動物防疫所表示,5月13日案移動防所處辦,15日已完成現場訪查,經瞭解涉案養殖戶在去年11月3日出貨一批午仔魚,在捕捉前2周,林邊漁會有到該養殖池抽樣自主送檢,檢驗結果合格才捕捉。
屏東縣動防所表示,同月7日,屏東縣政府海洋及漁業所進行未上市產地檢測,剛好也是檢測這個魚塭,結果也是合格,該批漁貨在高雄包裝場包裝完後,在去年11月28日賣到臺北漁產公司,今年4月1日,在臺北市場被衛生單位抽檢出還原型孔雀綠0.6ppb殘留。
屏東縣動防所指出,因檢驗3次結果不一致,哪怕是漁會很明確說出魚只來源,但送到包裝場後,是否在包裝線發生混貨情形,這部分不無可能,以本案目前就事實來看,直接就判定魚貨來源爲陳姓養殖戶,尚屬率斷。
動防所表示,該場目前空池,將列爲高風險養殖場,需配合後續追蹤查驗,至於用藥事實及貨源是否正確,尚需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