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科技賦能 全鏈管控 嚴守鄉村振興資金安全防線

大象新聞記者 許繼彬 通訊員 董培

爲保障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以下簡稱“銜接資金”)的規範、安全和高效使用,三門峽市財政局以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爲契機,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關鍵環節,創新監管模式,綜合運用科技手段、制度優化和動態管理,推動銜接資金項目加快實施,資金及時支付,2025年各級銜接資金累計支出15762萬元,支出進度位居全省前列。

科技賦能,智能預警強防控。針對傳統監管方式效率低、覆蓋面窄、監督滯後等問題,市財政局充分發揮預算管理一體化平臺優勢,創新搭建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資金常態化監督監控預警信息管理平臺。精準鎖定風險點,在資金支付核心環節,設置6大類智能化監控規則,實施“藍、黃、紅”三級預警,當資金支付行爲觸發預設規則時,平臺即時推送預警信息,相關部門限時覈實支付內容、快速處置違規支付,形成“預警—覈實—處置—反饋”的完整監管閉環,確保問題發現在早、處置在小,推動將監督由“人工”向“智能”升級,由“被動整治”向“主動發現”轉變。

制度優化,全程跟蹤提效能。圍繞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項目和資金進度,建立“雙監控”月報機制,按月對銜接資金數據進行分析,及時發現項目推進緩慢、資金沉澱等苗頭性問題,印發《三門峽市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項目和資金進度月報》,督促相關縣(市、區)加快項目建設和資金支出進度,打通資金支付堵點,提升資金使用效率。聯合農業等四部門出臺加強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使用管理的制度,進一步突出銜接資金支持重點,提升項目質量。規範基層資金髮放,印發《關於整治村黨組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報酬發放問題政策彙編》,將村幹部報酬集中納入“一卡通”發放範圍,保障村幹部報酬及時足額、安全透明發放,強化財政資金末端監管,從源頭上防範資金截留挪用風險,進一步規範基層財務管理。

動態調度,壓實責任促整改。聚焦專項整治問題整改,搭建銜接資金問題整改動態管理系統,對自查排查、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實行“線上研判”,實現了問題從發現、交辦、整改到銷號的全流程在線跟蹤,確保問題整改責任到人、限時到位、不留死角。實施“周監控、月通報、季調度、年考覈”的“四位一體”監控調度機制,每週實時監控資金流向和項目進展,每月通報問題整改進度傳導壓力,每季針對重點、難點問題召開調度會並將銜接資金管理使用績效納入年度考覈,通過高頻次、多層次的動態監控與調度,有力推動監管責任的層層落實和突出問題的有效解決。目前已召開縣(市、區)調度會3次。

通過上述舉措,市財政局初步構建了覆蓋資金支付、項目管理、問題整改全鏈條的智能化、常態化立體監管體系,有效破解了監管難題,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財政保障。下一步,將持續優化監管手段,完善制度體系,壓實監管責任,確保每一分鄉村振興資金都用在刀刃上,發揮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