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利多 日股長多行情正展開
野村日本東證ETF基金(009812)經理人張怡琳。(野村投信提供╱洪凱音臺北傳真)
美日對等關稅底定後,日股漲勢銳不可擋,日本股市指數今年以來頻創歷史新高,顯然經濟擺脫長年通縮陰霾,正式步入成長軌道;日本除基本面利多外,外資、內資資金持續加碼,加上東京證交所持續推動結構性改革已見成效,三大利多支持,可望成爲日股成長動能的助力。
日本走出失落的30年,日股迎來長期多頭的趨勢,股神巴菲特點名,無論未來市場如何變動,日本五大商社的股份「50年不賣」並長期列爲核心持有,日本企業注重長期發展,具穩健的經營模式,充分體現巴菲特對日本市場未來發展的樂觀態度與企業改革的高度信任。
若想跟隨巴菲特腳步、投資日本股市,我建議選擇歷史悠久、涵蓋產業較廣的東證指數,相較以大型股爲主日經225指數,東證指數更有機會全面參與日本復甦契機。
根據日本財務省統計,外資於4月買超日股金額高達3兆6759億日圓,創下歷年單月最高紀錄,今年以來外資持續加碼,推升東證指數創下歷史新高。
日本勞動組合總連合會(Rengo)公佈2025年春鬥最終彙整結果,企業平均調薪幅度達到5.25%、連續2年高於5%,日本企業加薪勢頭延續,也爲日銀貨幣政策正常化帶來支撐,這對推動民間消費的復甦、企業獲利改善有幫助,形成經濟長期增長的正向循環。
隨通膨上升至40年以來高位,日本散戶投資人也意識到保護資產價值的重要性,加上新制NISA提高每年免稅投資的金額上限,更進一步推動日本民衆將儲蓄轉向投資。
雖然日股位於高檔,價值面依舊極具吸引力;據統計,目前東證指數12個月遠期本益比僅14.5倍、低於近20年平均區間,也遠低於美股的22.9倍,與全球股市的18.9倍;企業股價淨值比(PBR)低於1的比例也從2022年底的54.3%降至47.7%。
不過,投資單一國家ETF有波動較大、集中度高等風險,投資人應謹慎留意,並隨時掌握商品重大公告及市場變化,建議進行資產配置時,單一市場較不適合短期資金投入,應考量自身的財力適度配置及風險承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