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逛街 護心顧腦更樂活

散步、逛街雖然強度不高,但長時間走路的有氧運動,一樣能強化心臟泵血的能力、促進血液循環,降低三高、心臟疾病的風險。(林周義攝)

養生當道,運動是關鍵之一,但平常就已經很累了,要怎麼養成運動習慣?精神科專家提醒,其實散步、逛街這類長時間的行走也是一種運動,好處不僅在於身體,也有利心理健康,而且時間和地點也都相當彈性。若想休閒愜意,可放緩步速;若想要促進身體循環等,可嘗試讓步伐加快,並可輕鬆對話的程度,達到更好的心肺訓練效果。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散步、逛街雖然強度不高,但長時間走路的有氧運動,一樣能強化心臟泵血的能力、促進血液循環,降低三高、心臟疾病的風險。現已有不少研究證實規律的運動可優化認知功能,降低失智的風險。而逛街還能不斷接收資訊、比價、與店員進行簡單對話,有助大腦刺激、維持認知能力。

「飯後走走散步幫助消化」這句話,相信大家都有聽過。楊聰財說,確實飯後散步能幫助腸胃蠕動,不僅促進消化功能,也提升新陳代謝,能避免消化不良、也幫助體重管理。養成行走的習慣,能強化小腿、大腿、臀部等下肢肌肉羣,亦能增強骨密度、預防骨鬆。

楊聰財表示,適度的運動除了有利讓身體適度的勞累,也有助調節生理時鐘,提高睡眠品質。此外,還能幫助放鬆心情、減輕焦慮、降低壓力、轉移注意力、放鬆自律神經,自然有利身心健康。

散步、逛街等運動養生的關鍵,在於持之以恆,整體的舒適度就顯得重要。楊聰財建議選擇明亮、空曠、道路平整的河堤、公園、校園,以及合適的鞋子,每週至少散步3~5次,每次約30~60分鐘。若想休閒愜意,可放緩步速;如果想要促進身體循環等,則可嘗試讓步伐加快,並仍可輕鬆對話的程度,如此更有助達到更好的心肺訓練效果。

不論是散步或逛街,都可邀請伴侶、親友一起。這樣不僅能運動,也更能形成互動、活絡大腦,且有利增進感情,還能幫助親友一起培養這樣的運動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