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事解碼·何以“蘇超”⑮ | 蘇超百日,我們從“十三妹首勝”中看到了

(來源:荔枝新聞)

轉自:荔枝新聞

文/伍裡川

(作者伍裡川,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資深評論員;本文系荔枝新聞客戶端、荔枝網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2025年8月17日,是蘇超開賽100天的日子。這一天,南京隊主場3:2逆轉實力強勁的鹽城隊,而許久未嘗到勝利滋味的揚州隊也在主場贏了上一輪剛剛3:0擊敗蘇州隊的淮安隊。但若要評選本輪最讓人回味的比賽,則莫過於常鎮之戰。因爲,這場比賽,常州隊不僅完成了進一球、贏一場的夙願,更將戴了八輪的“十三妹”的帽子甩給了鎮江隊。

常州隊進球的一瞬間,看臺上沸騰了。很多球迷笑着笑着就哭了,喜極而泣的常州隊門將成爲媒體鏡頭捕捉的焦點。打進關鍵一球的趙連平老師也一夜之間成爲城市英雄,受到衆人追捧。

這並不只是一個球員、一支球隊的榮耀。賽後,常州市委書記、市長專門爲球員、教練員送花祝賀,也代表了全網的心情。100天了,無數人都期待常州贏一場的心願,此刻得到了極大滿足。

有人奇怪,一場榜尾大戰可謂平平無奇,何以贏了比賽像是全城過年?其實,足球的意義從來不能只以實力和所謂的分量來衡量,而更該從精神層面來審視。不要忘了,德甲、英超的榜尾大戰、保級大戰常常上演名場面,只因球迷和球員心連心,城市也早已被足球的光環映射得無比絢爛。在網友看來,常州和鎮江的“決戰”也有着火出圈的特質。這就是,當足球精神已經和城市精神融爲一體的時候,人心深處的波瀾萬丈也會在球場上、看臺上恣意呈現。

大雨中全場球迷激情吶喊,鼓勵“屢敗屢戰”的常州隊員繼續戰鬥;作爲全蘇超最“業餘”的球隊,常州隊多次面對只差一點點就進球的遺憾,更曾遭遇過進球無效的扼腕時刻,然而,他們從不曾放棄努力。趙連平賽後坦言十分激動,“就是想用進球、用勝利證明給球迷看,因爲球迷們一直在球場和我們同樣地吶喊”。這話說得很樸素,引人共情。

事實上,常州隊拿着一手最普通的牌,卻想打出最好牌局的激情,像極了無數普通人在每一個艱險時刻的繼續前行,也代言了每一個否極泰來、苦盡甘來的“打工人”的內心世界。

我們看過很多電影裡的大團圓,卻第一次從常州隊跌跌撞撞的經歷裡知曉,所謂的完美結果或許並不存在,更可能的結果是以“接着來”的勇氣爲自己多贏得一些出彩的機會。常州隊的征途並沒有結束,在未來幾場比賽中,他們還要和數個實力在自己之上的對手過招。這讓人想起,武俠名著《射鵰英雄傳》裡稚嫩的郭靖所面對的世外高手——自身還不夠強大,危機也未解除,每一天存在的意義就是加倍修煉,否則就可能被不留情面的高手逼去“領盒飯”。

足球也是一場漫長的修行。也許,常州隊也正在“西天取經”的路上。肉眼可見的是,常州隊從最初的柔弱不堪,變得“武功”精進。當更多人只把視線聚焦於常州和鎮江之戰本身的勝負時,我們並不應該忽視常州隊的提升。這不只是技戰術打法上的變化,更是一支球隊精氣神的凝聚。

這便是“蘇超”存在的意義,也是“蘇超”引得無數圍觀者爲之共鳴共振、無數外省球迷千里迢迢來觀戰的理由。8月17日之夜,在揚州主場陷入一片沸騰時,筆者作爲一個南京人,也感受到了“足球無界限”的意義和內涵。那一刻,我似乎也成了“揚州人”。延伸而論,這份對於奮鬥者的自然而然的支持,面向每一支“蘇超”球隊。

說到底,無論是此時陷入苦澀的鎮江隊,還是在榜首獨孤求敗的南通隊,以及一衆徘徊8強門檻外的球隊,其實都在展現着讓自己變得更好的訴求,都在演繹着以足球之名連接世道人心的恆願。

“蘇超”不只是在推動一場競技賽事,不只是在顯現“誰行誰上”的遊戲規則,更是在爲每一個心懷夢想的人提供縱橫和攀登的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而言,“蘇超”所追求的深邃意境,就是我們共有的“詩和遠方”。

這樣的足球,你怎能不愛!這樣的“蘇超”,你怎能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