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賺錢的“蘇超”,贏麻了 | 體育賽事

作者:月半

本文字數:3418字

建議閱讀時間:10分鐘

越來越火的“蘇超”正在成爲區域體育賽事商業化的樣本。

爆火後的“蘇超”(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不僅一張門票難求,就連贊助席位的入場券,也快“搶破頭”了。

在6月14日第四輪比賽前,京東與伊利兩大企業正式宣佈成爲蘇超官方贊助商。需要指出的是,京東與伊利都是體育營銷界裡的重量級玩家,前者在今年3月剛剛宣佈成爲歐冠官方電商創新合作伙伴。伊利更不必多說,是最早涉獵體育營銷的中國知名企業之一。

第四輪比賽時,喜力啤酒的廣告牌赫然亮相。這位常年現身世界頂級賽事的金主的加入,算是徹底坐實了“蘇超”如今的熱度與商業價值已達到相當量級。

至撰稿時爲止,蘇超官方海報顯示共有20家合作伙伴(含1家公益支持單位),分佈在6個不同的層級。相比起新賽季開始前的3家合作伙伴,合作伙伴數量的躍升反映了蘇超商業價值水漲船高的事實。畢竟,關注度高的賽事從來不缺贊助商的支持。

用10元門票“踢出”3億收益

也許沒有人想到,今年才正式誕生的蘇超會以這樣的姿態橫空出世,引起全民熱議。

客觀來說,相比起蘇超,從2011年開始主辦的桂超(廣西足球超級聯賽)更有歷史底蘊——桂超是中國第一個省級十一人制主客場超級聯賽。

江蘇省足球運動協會副主席王小灣在接受《時代週報》採訪時表示,“說實話真的沒有預料到。因爲這是我們第一屆比賽,剛纔也提到在各個規則的制定中不太有先例,都是羣策羣力,說實話有點像‘摸着石頭過河’。”

在體壇經濟觀察看來,蘇超出圈最根本的因素在於純粹的競技精神之下,各部門對於賽事宣傳的鼎力支持。“散裝江蘇”的梗,一直根植在全國人民的心中。即便是不瞭解江蘇的普通羣衆,相比也會對這個標籤有所耳聞。

在過去,“散裝江蘇”的梗鮮少能夠在這樣官方組織的比賽,以及官方組織的活動上見到。但是在蘇超,“江蘇十三太保”、“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以及“誰贏誰當省會城市”等口號不絕於耳。

此前大家的槽點和笑點,反而成爲了蘇超最大的宣傳點。開放、包容甚至略帶自我調侃的包裝策略,構成了蘇超徹底爆火的主要動力。

不遺餘力地爲賽事宣傳,其背後的目的顯然是要讓賽事發揮拉動經濟的重要作用。蘇超走紅之後,這種消費力在經濟大省江蘇體現得尤爲明顯。

蘇超第三輪對決剛好遇上端午假期,也讓衆多球迷和觀衆涌入江蘇各地觀賽。途牛數據顯示,主場作戰的泰州、鹽城、徐州等城市出遊人次同比增長分別爲45%、27%和26%,出遊熱度增長顯著;據江蘇智慧文旅平臺監測,6個主場城市銀聯異地渠道文旅消費額增長14.63%。

在6月21日結束的蘇超第五輪常州隊主場迎戰南京隊的比賽中,常州奧體共迎來了36712名球迷。這一數字不僅刷新了蘇超現場觀衆人數新高,甚至比本賽季一些中超和中甲聯賽上座人數還要高。

排名倒數第一的常州隊”竟然“還能夠吸引如此多的球迷到場觀看,這也反映出了蘇超的出圈並不是偶然,而是蘇超的純粹與激情感染着大家。

強勁的球迷熱情和氛圍,大大提升了賽事帶來的預期收益。根據賽事運營方江蘇省體育產業集團的預測,整個賽季有望創造綜合經濟效益超過3億元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蘇超門票的平均價格在5-10元不等,撬動經濟的收益來自於比賽日等周邊消費,真正稱得上是用小票價踢出了大生意。

從國企“兜底”到民企“涌入”

與此前“村超”出圈後發展趨勢不同的是,在出圈後的蘇超迅速把握住了商業化和市場化的機遇。

一方面,自然有賴於江蘇強大的經濟實力。根據江蘇省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4年江蘇地區生產總值達13.7萬億元、增長5.8%,增量全國第一。

有了強大的經濟支持,讓蘇超在開賽前就有着當地國企的鼎力支持。根據蘇超第一輪的官方海報顯示,江蘇銀行擔任蘇超總冠名贊助商,江蘇今世緣酒業旗下品牌國緣V3作爲官方戰略合作伙伴,卡爾美體育擔任官方合作商,在江蘇有生產基地的康師傅旗下品牌“喝開水”,紫金保險和佳得樂擔任官方供應商。

從上述陣容可以看出,蘇超當地國企江蘇銀行和今世緣酒業,成爲了蘇超剛剛誕生時最主要的兩個贊助商。事實上,江蘇銀行已經多次贊助江蘇當地的體育賽事,例如連續冠名南京半程馬拉松、揚州馬拉松、環太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等賽事。

在經過數輪比賽出圈之後,蘇超的贊助商主力陣容,也從國企升級成了民企。

細數如今蘇超的20家贊助商,包括民企和外資在內的社會資本加起來共佔據了約2/3的席位。“後來者”既有在江蘇深耕的新能源車企理想,也有知名快餐品牌肯德基,更有國際知名的啤酒品牌喜力。

有別於此前江蘇銀行、今世緣酒業以及紫金保險在開賽前的“兜底支持”,如今衆多民企的入局,他們無疑是看中了蘇超身上的價值和流量。

擁有龐大的贊助商陣容,蘇超的商業影響力不可謂不強大。根據媒體報道,蘇超與江蘇銀行的冠名合作在800萬元檔位,而如今賽事贊助金額一路升至100萬元、200萬元和300萬元3個檔次。

對於京東、理想以及海瀾之家等規模較大的國內民營企業來說,100萬至300萬元的營銷投入並不能稱得上巨大。然而這筆贊助所能帶來的傳播價值和品牌曝光度,可能與贊助國內頂級體育賽事的效果不相上下。

對於那些未能贊助蘇超聯賽的品牌而言,贊助“十三太保”則成爲了他們的另一個選項。

根據揚州市體育局公衆號顯示,揚州隊在蘇超第四輪比賽前的贊助商數量多達15家,包括中國工商銀行揚州分行、揚傑科技以及揚州香格里拉等。

維維股份既是蘇超徐州賽區冠名贊助商也是徐州隊的冠名商,聖象集團則是冠名鎮江隊,無錫隊有着中信泰富特鋼和舒華體育的支持。

京東不僅贊助蘇超,更贊助了劉強東的家鄉球隊宿遷隊。6月20日,京東宣佈與宿遷隊達成戰略合作。京東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此次與宿遷隊的合作,京東希望進一步爲宿遷體育產業的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資本市場同樣留意到了這場足球盛宴,在A股甚至出現了“蘇超概念股”的熱議話題。作爲賽事總冠名商,江蘇銀行無疑是最大的“贏家”——其股價近期持續走強並多次創下歷史新高。數據顯示,江蘇銀行股價在過去一個月上漲了10.55%,大幅跑贏同期上證指數。

中國足球市場化,“菜鳥”蘇超走在前

從單場觀衆突破3萬人、場均贊助費擡升至300萬元,到全賽季預計帶動超3億元的綜合經濟效益,越來越火的蘇超正在成爲區域體育賽事商業化的樣本。

必須要指出的是,蘇超的商業化具有其獨特性,並不容易被複制。在體壇經濟觀察看來,相比起桂超等省份舉辦的城市足球聯賽,江蘇十三個城市的地域屬性要更爲突出。對於進行主客場的賽事,地域屬性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項。

這裡的地域屬性是指江蘇各城市的地域認同感。至截稿時爲止,蘇超賽場之外也沒有傳出球迷們鬧事的新聞和報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你爭我趕的向上氛圍貫穿在賽場內外,讓大家對蘇超有了更好的觀感和印象。

“桂超”聯賽秘書長賈蕾仕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說,“‘蘇超’得到了政府層面的重視和支持,江蘇是經濟大省,‘十三太保’之間聯繫緊密,又有話題,很容易藉助賽事引發熱議。相比之下,廣西‘桂超’不能照搬照抄。”

其次是江蘇足球的整體實力,或者說江蘇足球的整體氛圍並不弱。如今江蘇職業足球已經形成了穩定的發展脈絡。在2025賽季中國三級職業足球聯賽中,江蘇省擁有5支球隊排在全國第三,僅次於廣東省和山東省。

最後,更重要的是,其他省份很難具備江蘇這樣強大的經濟實力以及政府支持力度。作爲全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2024年江蘇民營經濟佔當地GDP比重爲58.2%。發達的民營經濟加上國企支持,意味着蘇超的下限有了足夠的保障。

而江蘇各地政府部門的迅速響應,則讓蘇超的影響力徹底被釋放。根據中國旅遊報報道,江蘇全省各地積極推出系列文旅體惠民大禮包,從最初的景區門票優惠,到餐飲、住宿、交通等多領域覆蓋。

體壇經濟觀察認爲,蘇超的市場化和商業化操作給國內業餘足球聯賽作出了一個非常好的示範。儘管贊助金額上與中超相比有着不少的差距,但蘇超的贊助陣容,充分反映出了民營企業和品牌是願意投入到體育事業當中。

蘇超的崛起可能成爲中國足球發展的另一個轉折點,繼“村超”之後,蘇超讓更多企業和品牌,認識到中國草根足球的蓬勃活力。中國草根體育賽事所缺乏的並非平臺,而是更精良和走心的包裝和推廣。

值得警惕的是,第一年的蘇超仍然是一項新鮮事物,其成長道路依然非常漫長。對於蘇超的發展,王小灣認爲蘇超未來肯定要逐步走向市場化。“現階段,需要我們更加冷靜地分析和判斷,怎麼把賽事的轉播權益、贊助商回報、特許經營商品、賽事周邊等內容做好科學和專業的規劃。”

在國足無緣2026美加墨世界盃後,蘇超成爲了國內球迷們的最大話題點。從落實《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到如今走出了自己的一條發展之路,蘇超因爲其超預期的關注度與示範效應,走在了中國足球市場化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