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道Hyper | Arm加入自研芯片戰團

作者:周源/華爾街見聞

當地時間7月30日,英國半導體IP大廠Arm公司公佈了低於市場預期的下一財季預測。

數據顯示,Arm預計第二財季營收將在10.1億美元-11.1億美元之間,符合市場預期的10.6億美元,但Arm同時預測調整後每股收益在29美分-37美分之間,中值低於市場平均預期的36美分。

這則消息令投資者失望,但更讓市場震動的,是Arm計劃將部分利潤投資於製造自己的芯片和其他組件。

公開消息顯示,據Arm CEO René Haas透露,Arm正在投資開發自有芯片。這一重磅信息,標誌着Arm原本向其他公司授權芯片IP設計藍圖的商業模式發生重大轉變。

傳統模式成就輝煌

在芯片行業,Arm長期以來扮演着獨特且重要的角色。

作爲一家知識產權供應商,Arm並不直接生產芯片,而是將芯片設計方案授權給全球各大半導體廠商。

Arm授權模式主要分爲處理器授權、處理器優化包、物理IP包授權(POP)、架構/指令集授權。

通過這種模式,Arm從每個使用其技術生產的芯片中收取版稅,前期授權費一般少則100萬美元,多則1000萬美元,需一次性付清,具體金額取決於所購授權技術的複雜程度。

版稅是芯片出貨後Arm的抽成費用,通常是芯片售價的1%-2%;但對一些新架構或整體計算解決方案等,版稅率可能會更高:如Arm v9架構版稅率爲2%-4.5%,整體計算解決方案CSS的版稅率可達8%-10%。

在Arm業務語境中,CSS指“Compute Subsystem”,即計算子系統,是Arm提供的一種更集成化的芯片設計解決方案。

與單純授權架構(如Arm v9)不同,CSS包含了更完整的軟硬件組合,通常整合了CPU核心、GPU、互連總線、內存控制器等關鍵組件,甚至可能包含基礎軟件棧和開發工具。

這種一站式解決方案能幫助客戶(如芯片設計公司)大幅縮短產品開發週期,降低設計難度。比如上半年國內某個著名公司,就有采用CSS方案的消息,故而研發出的成品芯片性能超強。

Arm的輕資產商業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

從智能手機到物聯網設備,從汽車電子到數據中心,Arm架構無處不在,全球99%的智能手機都採用基於Arm架構設計了芯片。

憑廣泛的授權合作,Arm擁有大約1000個授權合作方、320傢伙伴,處理器出貨量驚人。

儘管Arm在傳統授權模式下成績斐然,但近年來,其核心市場——智能手機領域的增長逐漸乏力。

IDC在7月14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25年4-6月期間,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僅增長1%,環比下滑0.5個百分點。

智能手機市場的飽和,使Arm基於該領域的版稅收入增長受限。同時,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帶來的關稅波動和宏觀經濟挑戰,進一步削弱了最終市場需求,爲Arm市場前景蒙上陰影。

在快速增長的數據中心市場,Arm雖已有所涉足,亞馬遜的雲計算部門等客戶也開始在該領域使用Arm技術,但面臨激烈的競爭。

英特爾、英偉達等傳統芯片巨頭在數據中心市場根基深厚,擁有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和廣泛的客戶基礎。

Arm若想在這一領域獲取更大市場份額,僅依靠授權模式顯得力不從心。

通過自研芯片,Arm能研發更具競爭力的產品,直接參與市場競爭,提高自身在數據中心市場的話語權。

近年來,Arm一直在推動半定製化IP整合服務,通過“計算子系統(CSS)”平臺,結合高利潤率新產品、提高單芯片版稅等方式擴大收入,並以此提升利潤。

如果實現芯片自研,Arm能將其CPU、GPU等IP與CSS解決方案更好地整合爲系統平臺,實現技術的深度協同與創新。

成品芯片作爲計算子系統(CSS)產品的物理體現,能更直觀地展示Arm的技術實力,爲客戶提供更完整的解決方案,滿足客戶對於一站式服務的需求。

影響:客戶關係面臨重塑

Arm計劃加大投入開發自有芯片產品,這一舉措意味着其與衆多客戶的關係,將發生重大變化。

關於Arm要自研芯片的說法,早有跡象。

2024年12月,在Arm與高通關於技術授權問題的訴訟庭審中,高通法律團隊出示了Arm首席執行官René Haas爲董事會準備的文件,文件顯示Arm正考慮設計自有芯片直接供應給客戶。

這意味着Arm可能會成爲高通等客戶的主要競爭對手,但當時René Haas駁斥了這些說法,稱Arm不製造芯片,也從未涉足過這個行業。

但後續消息“無情打臉”René Haas:今年2月,英國媒體爆料稱Arm正在開發自己的芯片,首款自研芯片最快會在當年夏天推出,將由臺積電代工,Meta可能將會成爲首批客戶之一。

7月30日,Arm宣佈加大對自研芯片的投入;Rene Haas則乾脆表示,公司計劃打造包括小芯片、物理芯片、主板、系統在內的全套產品。

從IP或半定製方案授權,到親自下場造芯片,這種巨大轉變,將Arm與包括高通在內的衆多芯片設計公司的關係,從合作伙伴,變成了直接的競爭對手。

據媒體報道,Arm甚至從客戶處招募人才;這種行爲,進一步加劇了Arm與原先合作伙伴的緊張關係。

未來,Arm需要重新審視與客戶的合作模式,尋找新的合作平衡點,以維持與現有客戶的合作關係,同時拓展新的客戶羣體。

若Arm在自研芯片領域取得成功,哪怕只是個開始,都會對現有芯片行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在數據中心市場,Arm的加入可能打破英特爾和英偉達的相對壟斷局面,爲市場帶來新的競爭活力,促使其他芯片廠商加快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速度。

在物聯網等新興領域,Arm憑藉其在低功耗芯片設計方面的優勢,若能推出具有競爭力的自研芯片,有望進一步擴大其在這些領域的市場份額,推動行業格局重塑。

Arm從傳統的IP授權模式向自研芯片的戰略轉型,是這個公司在面對市場增長瓶頸、競爭壓力增大等諸多挑戰下的對應策略和選擇。

這一轉型雖然充滿了不確定性和風險,但也爲Arm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但Arm能否在自研芯片領域取得成功,重塑與客戶的關係,改寫行業格局,就資本市場當天的反應來看,可能不會那麼順利。

當然,最終的答案究竟如何,還要看Arm能否真正推出性能強大、富有競爭力的芯片產品;至於資本市場的看法,並不那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