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美元加降息預期...新興市場ETF獲青睞 大陸市場成吸金冠軍

新興市場股票和債券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持續獲得投資者青睞,其中中國大陸市場資金流入規模最大,達到6.53億美元。中新社

新興市場股票和債券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持續獲得投資者青睞,資金連續第5周流入此類ETF。其中,中國大陸市場資金流入規模最大,達到6.53億美元,以iShares Core MSCI Emerging Markets爲首。爲降低集中風險,投行摩根大通也預計下調旗艦新興市場指數中最大債券發行國的權重,把投資資金流從中國、印度等大型國家引導至較小經濟體。

據彭博編制數據顯示,阿根廷資金流出最大,爲699萬美元。截至12日當週,投資於發展中國家及特定國家的美國上市新興市場ETF,資金流入合計21.7億美元,前一週流入10.2億美元。今年迄今爲止,流入資金總額爲198億美元。股票ETF流入14.5億美元,債券ETF流入7.163億美元;總資產從4,223億美元,增加至4,375億美元。

受到美元走弱、各國央行可能進一步減息等因素,將支撐新興市場資產類別。MSCI新興市場指數上週漲3.9%,報1325.73點,爲2021年7月22日以來最高。

彭博報導,據客戶通知,摩通將在2026年上半年逐步下調GBI-EM Global Diversified指數中單個國家的權重上限,從目前的10%降至9%,實施過程將在幾個月內分階段完成。權重下調將影響新興市場中債券發行規模最大的幾個國家,包括印尼、墨西哥、馬來西亞,中國和印度;而主要受益者則爲泰國、波蘭、南非與巴西。

摩根士丹利(大摩)中國策略師王瀅分析,美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興趣回升的原因包括以下幾點:一是中國在機器人、生物醫藥等領域的領先地位,使得全球資產配置難以迴避中國市場;二是近來中國採取一系列措施穩定經濟,釋放出培育資本市場的信號;三是市場流動性狀況顯著改善,有望支撐更持久的漲勢;四是在全球資產投資組合中,投資者對除美國以外的資產配置需求也在上升。

據高盛Prime Services5日統計數據顯示,8月大陸股票(在岸、離岸合計)實現自2024年9月以來最大規模的月度淨買入;高盛Prime帳戶對中國資產的總配置較上期升76個基點,至6.4%,創近兩年新高;淨配置則增加173個基點,升至8.6%;韓國證券存託結算院(KSD)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今年以來南韓股民對中國股票(A股、港股合計)的交易額已達64.78億美元,持倉總額達到3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近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