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進軍美國 首店落腳紐約

大陸連鎖咖啡品牌瑞倖進軍美國,第一家店落腳紐約,預計六月卅日開業,有分析認爲瑞幸面臨的挑戰不少。圖爲顧客坐在北京一家購物中心的瑞幸咖啡館內。 (美聯社)

大陸連鎖咖啡品牌瑞倖進軍美國,第一家店落腳紐約,預計六月卅日開業。分析指出,昂貴營運成本恐讓瑞幸低價策略很難被複制,如何甩開假帳陰霾,重獲品牌誠信度也是一大挑戰。

上海第一財經昨日報導,瑞倖進軍美國的第一家店落腳紐約,一次佈局兩家店。界面新聞稍早報導,這兩家位於紐約的門市,周邊滿是星巴克。瑞幸跨出海外的第一站爲新加坡,首家門市於二○二三年四月開業。

壹覽商業觀察報告指出,在去年第三季財務電話會議上,瑞幸聯合創始人郭謹一明確指出,正在積極探索美國與其他市場的機會,會密切關注海外業務,即時與市場溝通進展情況。

前述報告同時點出瑞倖進軍美國市場的挑戰指出,美國咖啡市場高度成熟,計有超過五百個咖啡連鎖品牌,經營門店數量逾四萬二千七百多家;競爭激烈加上多變政策環境,瑞幸在美國市場的開拓必須非常謹慎。

報告提到,瑞幸似有意在美國打低價戰。以美國星巴克爲例,美式大杯含稅售價四點六九美元,約臺幣一四○點七元,拿鐵大杯五點四六美元;瑞幸售價規畫在二至三美元,確實顯得更加實惠。

不過,在海外市場,瑞幸必然有更高昂的營運成本壓力,包括原料、人工、租金等,這將限縮定價空間,瑞幸在中國大陸市場成功的低價模式,恐難以完全被複制。

以新加坡爲例,瑞幸出海第一家經營一年半仍未盈利,紐約市場成本只會更高。

瑞幸如何甩開假帳陰霾也是考驗。報告提到,瑞幸財務造假醜聞對於大陸市場的影響力逐漸消退,管理團隊也已汰換更新;不過美國消費者和媒體對於瑞幸的品牌誠信度仍有所保留,瑞幸能否在美國複製大陸市場的輝煌,仍是一個未知數。

二○二四年七月,瑞幸咖啡的在大陸門市數突破二萬家,遠超七三○六家門市的星巴克與六八二七家門市的庫迪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