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認未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 恐吞「31%關稅」
瑞士與美國的關稅談判未能達成協議。(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瑞士總統凱勒蘇特(Karin Keller-Sutter)在社羣媒體上表示,今天她在最後一刻成功與川普總統通上電話,但雙方仍未能達成任何協議。
BBC報導,她造成僵局的關鍵在於美國對瑞士的貿易逆差。川普在今年四月的「解放日」宣佈對瑞士商品加徵31%的關稅。
瑞士原本對談判仍抱持希望。今年五月,凱勒-蘇特曾向美國貿易部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瑞士對美國的投資創造了數萬個就業機會,並暗示未來還會有更多投資。
此外,瑞士還生產一些美國需要、但自己無法生產的產品,例如某些特殊機械工具與重要藥品。
然而,在衆多國家爭相與美國達成協議的情況下,瑞士可能在過程中被擠到一旁。
也可能是瑞士一貫務實的商業思維判斷,美方的要求根本無法接受。
但到了今晚,瑞士的整體氣氛顯得相當沮喪。
關稅談判的最後期限是8月1日,恰好是瑞士國慶,相當於美國的「七月四日」。
瑞士原本一直期盼能在最後一刻打動華府,但如今卻感到自己因生產出全球最大經濟體熱愛的高品質產品,反而遭到不公平的懲罰。
先前,《金融時報》指出,瑞士仍在等待川普政府對其數週前提交的貿易提案作出迴應,這讓瑞士重點產業如製藥業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美國於今年4月對瑞士商品加徵31%的關稅,這是對任何國家所施加的最高稅率之一。製藥業作爲瑞士經濟的支柱產業,約有60%的產品出口至美國。瑞士原本希望其積極提出的貿易方案,能使其成爲第一批與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之一,但在8月1日最後期限前,仍未獲得美方批准。
瑞士財政部透過聲明表示:「我們不對美國主管當局目前尚未簽署共同意向聲明的原因進行臆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