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強化學生心理韌性 國教盟籲:不支持用政治方式處理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說,現代社會孩子生得少,個個是寶,部分家長對孩子保護過度,沒適時放手讓孩子學習做決定、學習負責,難以培養挫折忍受力。圖/國教盟提供

新北板橋某國中半年內接連發生3件學生在校內墜樓下,引發家長、民代等對學生心理韌性的關注。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說,現代社會孩子生得少,個個是寶,部分家長對孩子保護過度,沒適時放手讓孩子學習做決定、學習負責,就難以培養挫折忍受力,這方面家長應調整教養方式。

王瀚陽說,家長團體確實非常關注下一代心理韌性議題,尤其Z世代年輕世代,非常重視同儕看法,也容易有比較心理,若遇到人際關係、課業等挫折,就容易出現心理脆弱隱憂。

「要善用好工具,不支持用政治方式去處理。」對於有議員主張校長應比照政務官負政治責任「是否有一起就請校長離開」,王瀚陽說,

衛福部、教育部應將健康檢查全面納入心理篩檢,導入青少年身心健康評估量表,結合親善醫院資源,提供專業篩檢與後續輔導服務,避免校園悲劇一再發生,防患未然纔是重點,若用政治方法去處理,恐讓教育圈更不安定。

據統計,臺灣15至24歲自殺死亡人數從2014年每十萬人口5.1人,上升到2023年10.9人,9年間增加2倍多(2.14倍)。王瀚陽說,有鑑青少年憂鬱症狀不易察覺,呼籲衛福部與教育部應強化合作,於下一學年、今年9月全國學生健康檢查中,全面導入青少年身心健康評估量表,結合親善醫院資源,提供專業篩檢與後續輔導服務,以避免校園悲劇一再發生。

「每一個早逝的生命都是父母與社會最大的痛!」王瀚陽建議,衛福部應於今年9月開學前完成身心健康量表電子化,教育部應修訂「學生健康檢查實施辦法」附表將心理健康評估列爲各級學校學生健康檢查的必要檢查項目。當學生被評估出心理健康風險較高時,學校應透過親善醫院轉介進行專業諮詢與治療,並透過完善的訊息連結機制,使醫療端、學校端及家庭能迅速獲得資訊並協調介入,才能真正做到接住每一個孩子。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