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迴應人生暴擊,阿尼西莫娃有自己的答案
溫帶海洋性氣候之下的倫敦,夏天氣溫一直保持在20攝氏度左右,非常適合打網球。
但2025年7月10日這一天,溫布爾登的全英草地俱樂部卻被熱浪襲擊。出奇的高溫讓中央球場內的所有人都感到煩躁不安,包括頭號種子阿瑞娜·薩巴倫卡。只有阿曼達·阿尼西莫娃非常冷靜,看上去甚至有一點點冷酷。
作爲賽會13號種子,她在女單半決賽中以6比4、4比6、6比4戰勝白俄羅斯人,職業生涯首次闖入溫布爾登錦標賽女單決賽。
17歲闖入法網女單4強
“恭喜這位年輕女性此刻的勝利👏。阿曼達·阿尼西莫娃做到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Take.A.Bow.♥️”。
“Take A Bow”的意思是“(向觀衆)謝幕”,溫網官方社交媒體認爲她剛剛上演了一幕精彩的舞臺劇。同時,這也是蕾哈娜專輯《Good Girl Gone Bad: Reloaded》的一首歌,講述了一個經歷過失敗戀愛後重新找到力量的女孩的故事。
阿尼西莫娃也是如此,只不過她所經歷的一切遠比戀愛更加具有挑戰性。
雖然出生於2001年8月31日,但阿曼達·阿尼西莫娃的故事還要從1998年開始。當時,爲了能夠讓在賓夕法尼亞打大學網球的大女兒瑪利亞·阿尼西莫娃能夠有更好的成長環境,康斯坦丁·阿尼西莫夫一家從俄羅斯移民到美國。
3年後家裡的小女兒阿曼達在新澤西出生,她從兩歲就拿起球拍跟在姐姐身後訓練。
“一路看着和模仿着姐姐,我希望也能夠像她一樣做得那麼好。那是我最初的動力,也是爸爸媽媽最想要看到的場面。”
姐姐畢業後,一家人的網球希望都放在了天賦更加出衆的阿曼達身上。
3歲時父親就帶着她前往佛羅里達,那裡有陽光、海灘、鮮花、棕櫚樹、雞尾酒,以及全美國最好的網球設施和教練。當然,還有作爲所有俄羅斯球員榜眼的瑪利亞·莎拉波娃。小姑娘不負衆望,14歲時就拿到2016年法網青少年組女單亞軍,並在2017年美網青少年組女單決賽中擊敗可可·高芙奪得冠軍。
從青少年轉戰職業賽場,她在2018年的WTA1000級賽事印第安維爾斯公開賽第四輪以6比2、6比4擊敗兩屆溫網女單冠軍佩特拉·科維託娃,成爲2005年以來最年輕的戰勝“TOP10”的女子選手。在此之前,她只打過兩場WTA巡迴賽的正賽。
2019年,她在奧克蘭公開賽上闖入女單8強。兩週後的澳網,她先後擊敗尼庫萊斯庫、圖薩倫科、薩巴倫卡晉級16強。4月8日開始的哥倫比亞波哥大公開賽(紅土)上,17歲的美國姑娘戰勝包括德國好手薩比尼·利斯基等人,奪得職業生涯首個WTA巡迴賽的冠軍。
隨後她來到羅蘭·加洛斯,先後擊敗薩巴倫卡、衛冕冠軍西蒙娜·哈勒普,以17歲的年紀成爲整個網球史上首位晉級大滿貫女單4強的“00後”球員、最年輕的闖入法網女單4強的美國球員、1997年美網的維納斯·威廉姆斯之後打進大滿貫女單4強最年輕的美國選手。儘管半決賽打滿三盤不敵阿什莉·巴蒂,但她的名字和她所擁有的無限潛能已經從羅蘭·加洛斯傳到了全世界。
就像美國媒體所說的那樣,“她知道自己不止是一個擁有絕佳天賦的網球少女,還揹負着全家人的期望——並不富裕的他們遠渡重洋,靠着努力工作爲兩個女兒賺取學費、教練費,爲‘美國夢’賭上了一切”。
現在,支撐家庭夢想的基礎坍塌了。
接下來的秋天和冬天,阿尼西莫娃用了4個月來重新構建自己。在這段時間裡,她時常想起父親時常說的那句話,“只要你站上球場,就要堅持打完,快樂地打完。這是美好的一天,人們從不同的地方趕來看你比賽,你要做的就是享受它”。
她在2020年澳網回到球場,但是遭遇一輪遊。此後她又因爲傷病從2月到8月都沒有比賽,在9月和10月舉行的美網和法網上闖入女單第三輪。2021賽季,因爲成績沒有達到一些“球迷”的期待,她的社交媒體收到大量惡意評論。他們辱罵她“胖”,對她進行從外表到內在到技戰術方面的各種羞辱,不堪的詞彙讓她在情緒上再次受到衝擊。
“首先的首先,不要再像一頭牛那樣吃那麼多東西了。”在這條留言之後,另外一個人寫道:“她想要成爲世界第一、想要獲得大滿貫冠軍,但是作爲職業球員卻超重,這對她的目標毫無益處。”
她不想保持沉默,但又不能去罵他們,只能用幽默的方式迴應。
“對於一個22歲的年輕人,你們就沒有別的更好的話要說嗎?譬如說,你們可以問‘你的工作怎麼樣’或者‘你有沒有好朋友’?老兄,相信我,我很好,而且這裡沒有任何人想要問你們的建議lolz。”
2023年5月,她在馬德里公開賽女單首輪0比2不敵阿蘭夏·魯斯,隨後在社交媒體上宣佈將會離開網球一段時間。
“Hey guys,我想我必須要發這一條來解釋最近都在發生什麼和我的計劃。2022年夏天開始,我就一直在和心理問題作鬥爭,現在已經筋疲力竭。職業網球的一切變得讓人無法忍受,此刻我的心理健康是首要的,我需要一點時間暫時告別。”
她感謝所有支持自己的人,也承諾會繼續努力。但在那個時刻,未滿22歲的她決定轉身,離開這個讓她熱愛又破碎的地方。
在全英草地俱樂部,她的眼神裡不再是虛空,而是篤定。
“我想,或許我傳遞了一種可能性。當我決定暫時離開球場時,很多人都告訴我‘你不可能再回到頂級球員的行列了’。這些言論有些傷人,因爲我確定自己是要回來的,而且我的目標依然是獲得更好的成就以及有朝一日贏下大滿貫。現在,我證明我的選擇是對的,只要你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不管發生什麼你都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