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滾出「大雪球業績」?最年輕總監教你用陪伴成交客單

文/林家榛 圖/大是文化、達志示意圖

被客戶拒絕四次,信任纔開始

臺灣人一向很客氣,接到業務的殷勤邀約電話,多半會答應見面。不過,第一次見面通常只會噓寒問暖,不太有機會聊到商品。

在這樣的拜訪中,我既無法瞭解對方的需求,也推薦不了合適的保單,這是「無效拜訪」。

因此,我決定改變策略。既然一日10訪沒有效果,就改爲「一人10訪」。我告訴自己,只要被客戶拒絕十次,不願意讓我再去找他,我就舉雙手放棄。

神奇的是,通常不用10次,第6次或第7次就可以掌握到客戶的需求、取得對方信任,並且真正成功賣出保單。我就是靠一人10訪,在即將被考覈的當月,簽下全家約50萬元的醫療險。

拜訪客戶,不要每次都聊商品

拜訪客戶時,還有個秘訣:不要每次都聊商品,否則對方心裡可能只會想:「你又來了?」、「怎麼還不走?」、「這個業務也太煩了」、「都這樣說了,還看不出我在拒絕你?」

我觀察到,這位客戶非常孝順,三代同堂和母親住在一起。不過,由於菜市場的工作很忙碌,大哥中午經常無法陪母親吃飯,從利他的角度出發,我可以扮演陪伴者的角色。

於是,有一天中午,我碰巧路過他家,就順便帶了便當,陪他媽媽一邊吃飯,一邊看連續劇、聊天。當他從市場收工回家後,看到我又來了,這次我沒有提到保險。

在第6次拜訪時,我很誠懇的告訴他:「國泰人壽很瞭解顧客的想法,知道大家賺錢很辛苦,想將錢花在刀口上。現在公司推出醫療險,繳費期間身體健康,用不到理賠金,20年後不用繳費。萬一沒有理賠,未來還會將存放在公司的錢退給你想給的人。」

我接着說:「你可以將這份保單當成是資產配置,用不到也沒有損失,還多了一份保障。

「繳保費的這幾年,就當作是花少許的利息,讓全家得到保障。以全家年50萬元的醫療險來說,銀行一年利息2%左右,50萬元存在銀行一年的利息才一萬多元,若將這筆錢放在保險,保單不僅能替你守護全家的財務,萬一發生風險,也不會因急需大筆資金而動用存款。」

我試圖讓他明瞭,醫療險是保全資產的一部分。

第7次拜訪時,他終於說:「好啦!妳下次拿資料來,我們全家的醫療險一次簽好。」這是我的第一筆大單。我不只成功賣出保單,也驗證了一人10訪的效果。

找不同時間,訪同一位客戶

我發現,在一次次的拜訪中,我不僅更瞭解客戶,也能用對方能理解的語言,進而成交保單。

成交的關鍵就在於:找不同的日子及時間,拜訪同一位客戶。就像賣豬肉的大哥,每週二到週日上午是菜市場最忙碌的時候,他無法好好聽我說話。週一則是市場公休日,早上和下午他會去辦事,晚上纔有空聽保單說明。第6次拜訪,我是在週一晚上,才說服了他。

拜訪客戶,第幾次後該放棄?很多業務認爲,如果拜訪三次仍沒有成交,就該放棄。然而,根據科學研究指出,被拒絕超過4次以上,信任才真正開始。

我的經驗也驗證了這一點──拜訪客戶超過5次以上,才能真正瞭解客戶的想要及需要。

尤其是保單不是傢俱、電器、服裝、包包等生活必需品,只能透過一次次的拜訪,發掘客戶的需求,協助他們做出最完善的規畫。

被客戶拒絕,還要約嗎?

被客戶拒絕,還要不要約?當然要,要怎麼約?

比方說,故意不帶隨身物品,比如充電器、雨傘、保溫瓶等。曾經有一次,我陪夥伴拜訪一位還沒有購買意願的客戶,離開時我故意將傘忘在他家。結果,纔剛走出門,客戶就說:「妳忘記拿雨傘了。」我回頭拿傘時,還自嘲:「啊!想說下次再找機會來找你。」用幽默化解尷尬,也順便提醒客人再約時間。

回到辦公室後,我跟夥伴說:「下個星期你再約他,不用怕,上次是你約,這次換我約。」當你真心想要做好一件事,一定都可以找到方法。

【推薦書籍】

書名:《超業女王林家榛》

作者:林家榛着、彭子蓁採訪撰文

簡介:國泰人壽成立至今最年輕處經理暨資深行銷總監,從天天掛蛋到年年超標,用「陪伴成交」順勢滾出大雪球業績。

書版社:大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