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日常、化作經常,浦東志願服務不斷煥發新活力
連日來,浦東衆多單位都舉辦了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爲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浦東新區不斷健全體制機制,豐富活動項目,持續壯大志願者隊伍,讓學雷鋒活動融入日常、化作經常,推動志願服務不斷煥發出新的活力。
推出一批特色服務項目
近年來,志願服務在凝聚服務羣衆、服務新興領域、服務社會治理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3月1日舉行的“志願聚人心 服務暖社區”上海市“3·5”學雷鋒紀念日主題活動暨浦東新區志願服務示範活動中,發佈了“暖在社區”2025年市區聯動志願服務示範項目目錄。浦東新區區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浦東將按照“一區一特色”要求,推出“鄰里守望·情暖萬家”志願服務示範項目,培育一批“鄰安守護”“鄰情調解”“鄰樂共享”“鄰康關愛”“鄰泊無憂”等“鄰幫鄰”系列志願服務項目,探索實施“益路暖行”“新業者·家社融”等“社志融合”暖“新”行動,引導黨員羣衆、物業企業、轄區單位等就近參與志願服務,支持新就業羣體黨員組建志願服務隊,推動志願服務融入基層治理。
以浦東爲老青年志願服務項目爲例,在該項目開展的12年間,已經讓志願服務成爲一堂跨越年齡的“人生實踐課”。至今,700餘名志願者完成了120餘場高質量爲老志願服務,累計服務時數達上萬小時。
正能心理驛站志願服務項目自2017年開始,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已經服務了超過8萬名的青少年及家長。近年來,在浦東團區委的指導下,項目發佈了首個和心理服務有關的團體標準《社區心理服務規範》;探索出了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模型,並用於青少年心理關愛系統中的預警模塊。青年志願者隊伍也由最初的16人,增加到目前的213人。
此外,浦東還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城市講述志願服務項目。南碼頭路街道膠南居民區居民鄭竈坤是上海溶劑廠的一名退休職工,他以“行走的膠南”社區微更新項目爲例,分享了他作爲城市講述志願者的感受。該項目以“初心池”“紅色小屋”等小區微景觀爲陣地,以老照片、老“古董”等歷史老物件爲媒介,由社區居民爲志願者,在一次次講述中帶領居民感悟社區蝶變、重溫城市記憶,並吸納了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家庭主動加入“行走的膠南”講解團隊,讓居民從“旁觀者”變爲“建設者”,形成“人人蔘與、人人講述”的生動局面。“有機會和大家分享老廠、老小區的故事,讓更多參觀者知道歷史,瞭解社區,認識到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感覺特別有意義。”
記者瞭解到,講述志願者們以城市地標、特色街區、文博場所、村史展館等地標爲課堂,用口述歷史、互動體驗等方式,串聯起城市文脈與市民生活。近半年多來,浦東全區已涌現出各類城市講述志願服務項目34項,開展城市講述志願活動超1000場,參與其中的講述志願者達6500餘名,惠及市民近9萬人次。
人人蔘與形成合力
3月3日,區委社會工作部邀請了30多位浦東優秀志願者、集體、項目代表共聚上海中心22樓的陸家嘴金融城黨羣服務中心,在“星光牆”上簽名打卡、合影留念,並通過“向雷鋒同志學習”金箔畫製作、“送你一朵小紅花”扭扭花DIY等互動活動,重溫志願服務初心,寫下志願服務期許。
“第一次站在上海之巔往下看浦江兩岸的繁華美景,想到自己也爲這座城市奉獻着,散發着微小的光,很激動也很光榮。”來自美團外賣的志願者嚴巧雲感慨道。她是美團外賣惠南站唯一的女騎手,在繁忙配送的同時,堅持每個工作日爲結對獨居老人提供愛心送餐上門服務,風雨無阻,近三個月內已累計爲老人送餐200餘次。“老人的笑容是我最大的動力”。作爲一名新上海人,她用車輪丈量社區街巷、用雙手托起老人期待、用微笑傳遞人間溫暖,生動演繹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人民城市溫情底色。
在近日舉行的“學習雷鋒好榜樣 文明實踐我行動”浦東新區文明實踐主題活動中,全區百個文明實踐我行動系列活動正式發佈,8個特色商圈被授予“浦東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文明風”和“煙火氣”在浦東深度融合,“人人是雷鋒,時時有雷鋒”的氛圍愈加濃郁。
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區級示範+街鎮活動+便民服務點”多級聯動形式,浦東新區各級文明實踐陣地3月將同步開展“學習雷鋒好榜樣 文明實踐我行動”主題活動,把弘揚雷鋒精神融入日常、化作經常,大力推動全民文明實踐,更好培育文明新風,爲共築浦東幸福家園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繫、服務居民羣衆的“最後一公里”。浦東新區聚焦羣衆急難愁盼,把社區作爲志願服務的主陣地、主場景,着力將羣衆提出的“需求清單”轉化爲“幸福賬單”。
浦興路街道長島路居民區始終把社區作爲志願服務的主陣地、主場景,聚焦停車難、充電難、加梯難、修樹難、拆違難、老人看病難等社區共性問題,通過組建“尚島”宣傳引導垃圾分類、“靚島”美麗家園建設、“幗島”巾幗“她”力量、“保島”老兵文明停車勸導、“和島”平安家園守護、“青島”活力青年、“少島”家校社協同育人等“幸福島”志願服務團隊,引領帶動更多居民羣衆共建共治“幸福家園”,讓曾經的治理難點轉變爲如今的長島亮點,更生動詮釋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深刻內涵。
上鋼新村街道聚焦望江驛13號站點、川楊河沿線和世博文化公園雙子山,凝聚區域化團建單位合力,開展以青春之力守護上鋼之美、“一江一河一山”公益行活動。花木街道又有3支嶄新的志願服務隊宣告成立,外籍居民、高校學者、外賣騎手等人羣成爲社區志願者,將利用各自突出的優勢爲羣衆服務。三林鎮結合自身深厚的自然人文底蘊,推出“尋跡魅力三林,傳承非遺文化”“行走前灘濱江,凝聚奮進動力”,兩條“行走的公益課堂”路線。
目前,浦東全區現有註冊志願者136.6萬名、志願服務團隊4140個、服務時長超100小時的志願者28.3萬多名,常年開展約2萬個志願服務項目,建有上海博物館東館、東方醫院等市區兩級志願服務基地88家,形成由1個區級志願服務中心、36個街鎮社區志願服務分中心、1500個居村志願服務站組成的三級工作陣地網絡,實現志願服務工作在街鎮、居村層面全覆蓋。
機制創新激發活力
在志願服務工作推進中,浦東新區注重以制度創新推動志願服務體系建設。在制度體系上對志願服務工作進行全局謀劃、系統設計,建立“情暖浦東”志願服務月度項目清單制度,促進志願服務常態化。探索“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志願服務組織”“專業社工+志願服務”等協同聯動機制,推動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和志願服務深度融合,創新浦東志願服務的專業化模式。
聚焦創新搭建志願服務實踐平臺,浦東新區建立月度主題平臺,區委社會工作部聯動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區生態環境局、團區委等16家單位,發佈《“情暖浦東”志願服務月度活動清單(2025版)》,策劃12個主題40項志願服務內容,確保志願服務月月有主題、場場有特色。同時,推出志願服務季平臺,在每年的“12.5國際志願者日”至來年“3.5學雷鋒紀念日”期間,策劃“璀璨浦東·志願前行”志願服務季,統籌指導各類志願服務活動500餘場,營造濃厚志願服務氛圍。
聚焦完善典型培育選樹激勵機制,浦東新區建立輪訓機制,舉辦志願服務組織者成長營活動2期,提升相關區級部門、各街鎮及基地工作骨幹在政策理解、項目策劃和活動組織等方面的能力。開展典型選樹,舉辦“尋找閃耀的你”推選活動,選樹2023-2024年度區級典型個人、集體、項目30個,充實先進典型“蓄水池”,積極向上級推薦,截至目前,浦東新區榮獲全國志願服務“四個100”榮譽17項。實施禮遇計劃,營造浦東志願文化氛圍,聯合上海中心、東方明珠、航海博物館等基地,免費提供志願者禮遇活動場所,努力營造在浦東“人人崇尚志願者、人人爭當志願者”的良好氛圍。
聚焦志願服務品牌項目發現孵化機制,浦東新區每年開展志願服務項目徵集,通過項目發現、孵化、支持、評估、推廣等全流程,搭建志願服務項目支持平臺。同時,重點關注社會有需求和有特色的項目,開展社區服務類、環保類等專項項目推選活動。
“我們將全面把握新時代志願服務要求,不斷完善志願服務體制機制,積極帶動相關部門和羣團組織聯動,整合各方資源力量,形成志願服務強大合力,推動重點任務落實落細。”區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來源:浦東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