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成法說會/謝金河點名「賣地救虧損」公司澄清:佈局未來三年競爭力

榮成(1909)4日召開法說會,市場聚焦資產出售進度及下半年紙業市況。公司首先澄清,南崁廠資產活化案的情況並不是像前陣子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上提到的「榮成上半年淨損將近6億元,公司準備賣地彌補虧損」。榮成表示,今年市況確實不好,在美國總統川普四年任期內,全球供應鏈將面臨大幅重組及諸多不確定因素,因此公司提前佈局,爲未來三年的產業競爭做好準備。

榮成表示,今年市況確實不佳,在美國總統川普任內,全球供應鏈將面臨大幅重組與高度不確定性,公司因此保守控管資本支出,僅針對下游綠色包裝紙箱廠進行有限投資。榮成每年折舊約21億元,現金流仍穩定,但針對未來三年的市況變化,公司也已經做好最壞打算,以度過未來三年的產業競爭。

榮成表示,將以「全產全銷」與品質取勝作爲主要策略,目前榮成庫存僅爲大陸同業的五分之一,若大陸同業爲10天庫存,榮成僅2天。憑藉品質優勢,每噸售價可較同業高出人民幣20至30元,展現差異化競爭力。

針對南崁廠處分,榮成指出,因有買方接洽,董事會才通過啓動評估作業。公告後也陸續收到其他買方詢問。根據實價登錄,過去兩年桃園蘆竹工業地成交價前30%平均每坪約56萬元。由於南崁廠持有超過20年,未曾重估,若出售,將對公司現金流、淨值及獲利產生顯著助益。但目前仍在商談階段,若確定出售金額及條件,將送董事會決議並公告。

展望下半年,榮成表示,大陸市場9至12月爲傳統旺季,加上近期大陸政府推動「反內卷」政策,包括淘汰落後產能、提升技術品質、禁止低價競爭,有利大型業者。這波政策自5月中發酵,原紙已有數波漲價。7月受雨季及颱風影響,廢紙回收量減少,帶動廢紙價格上漲,8月原紙價格才明顯追漲。隨着9月出口旺季到來,下游包裝需求回升,供需平衡與利潤可望改善。目前榮成兩岸四家工紙廠稼動率均達100%,庫存維持在2至3天水準。

榮成強調,造紙業在大陸不同於鋼鐵、水泥、汽車、石化、太陽能等嚴重產能過剩產業,大陸目前工紙消費量還是大於生產量,產業本身產能過剩不嚴重,但因爲有進口紙問題,導致整體市場供給量大於需求量,目前造紙產業正積極解決供需問題,對內由政府推動反內卷惡性競爭政策,對外朝提高進口紙進入門檻努力,現在已有傳聞部分大 廠將東南亞生產的紙改往非大陸地區銷售,有助調節大陸工紙市場供需。

至於後續紙價走勢,榮成回顧,去年大陸旺季紙價共調漲11至12波,每波20至30元。今年仍有中美關稅戰不確定因素,後市需持續觀察。對臺美關稅影響,榮成說明,雖非直接衝擊,但可能透過下游出口客戶訂單減少,進而影響臺灣整體紙箱包裝需求。政府相關單位已着手瞭解各產業受影響狀況,後續可望透過補貼或減稅等措施,協助產業因應成本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