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地救虧損!謝金河點名3造紙廠變「時代眼淚」:已沒有景氣
謝金河認爲,整個紙業已經沒有景氣,而且趨勢一直往下。(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面對科技日新月異,許多傳統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點名3家造紙廠榮成、玖龍、理文造紙長期不景氣,感嘆「有些產業過去了,就很難再回來。」
謝金河提到,老牌紙廠榮成紙業上半年淨損近6億元,公司甚至打算賣地彌補虧損,堪稱「時代的眼淚」。這讓他想起1980年代曾引發股市熱潮的萬有紙廠,當年老闆許老友在市場聲名顯赫,但後來公司股票炒到下市,最終被永豐餘接管,直到去年北港土地標售,纔再度喚起市場對這家企業的記憶。
謝金河分析,紙業整體已無景氣可言,且下行趨勢明顯。例如在香港上市的玖龍紙業,創辦人張茵曾位列大陸十大富豪,靠着90年代運回美國廢紙加工緻富,並將公司送上資本市場創高峰,股價一度達17.42港元,但最慘跌至2.68港元;另一家理文造紙,股價也從10.94港元跌至1.93港元。
謝金河提到,張茵後來因大舉槓桿操作陷入困境,事業規模已不可同日而語。這也讓他聯想到經濟評論家邱永漢生前常提的兩家公司,其中一家是大陸雨潤食品,該公司由祝義才創立,曾憑藉大陸龐大的豬肉市場成爲巨頭,股價最高飆至34港元,然而,後來一路衰退,股價僅剩0.16港元。
另一家則是陸廠勝利管道,曾在全國鋪設油管的浪潮中股價暴漲,但如今也只剩0.14港元,成爲另一家「時代的眼淚」。謝金河總結,當下許多人都在思考傳產的出路,然而在大時代的劇變中,若無法與時俱進,企業終將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