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政局4走向 在野組閣機率低 自公聯盟更跛腳

日本參議院選舉廿日投票結束後,首相石破茂在東京的自民黨總部對媒體說,他打算繼續擔任首相。法新社

日本的政府體制爲議會內閣制,由首相石破茂領導的自公執政聯盟,在此次參議員改選也未能過半後,在參衆兩院都是少數,出現「雙重少數」現象。這使日本政局接下來至少有四種可能走向。

其一是在野黨組建執政聯盟,日本出現政權輪替,自民黨及公明黨淪爲在野黨,石破政府下臺。在野黨組聯合政府,很可能以立憲民主黨、國民民主黨與日本維新會爲主,這三黨的黨魁是野田佳彥、玉木雄一郎與前原誠司。日本維新會代表(黨魁)是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但日本憲法第六十七條規定,首相是從國會議員中選出,而具衆議員身分的前原也是該黨的「共同代表」。

日本各主要政黨中,政治光譜左邊的有立憲民主黨、「令和新選組」及日本共產黨;右邊的有國民民主黨、「日本維新會」、參政黨及「日本保守黨」。然而日本在野黨在外交、安保、核電等能源政策及憲法等議題上,都難以達成共識。日媒報導稱,在野黨組成聯合政府的機率雖「微乎其微」,但仍有一線機會。

其二是在野黨因政策和立場差異而未能組成執政聯盟,自公執政聯盟繼續少數執政,石破仍擔任首相,但自去年十月以來接連輸掉兩場全國性選舉,將重創其聲望和對他的信任而淪爲「跛腳」首相及「跛腳」總裁。

他必會面臨黨內外諸多挑戰,尤其是去年九月自民黨總裁選舉時結盟的前經濟安保擔當大臣高市早苗與前首相、自民黨最高顧問麻生太郎。但即使黨內對石破施加強大壓力,除非他自己辭職,日本憲法及法律也沒有規定正式的程序能迫使他下臺。

在參議員選舉敗選後仍續任日相併不乏先例,像二○一○年的民主黨籍首相菅直人,但跟自公聯盟現在處境不同,當時民主黨領導三黨執政聯盟在衆院仍握有絕對多數。

其三是石破爲參院敗選請辭後,黨內將陷入一段政治混亂期,若能儘快選出新總裁,且在野黨因政策和立場差異而無法組成執政聯盟,則自公執政聯盟將繼續少數執政,就像去年十一月、即衆議員大選後的情況。但新總裁可能未必能確保得到多數衆議員支持,獲衆院指名爲新首相。

其四是自公執政聯盟邀其他黨加入,自公兩黨不惜將首相寶座讓給執政聯盟中的新政黨。新首相爲鞏固新執政聯盟的權力基礎,可能不久就着手解散衆院提前大選。然而日本一九九三年反自民黨的「七黨一派聯合政府」,以及一九九○年代末期的「自民黨、自由黨、公明黨聯合政府」這兩個由多黨組成的執政聯盟,下場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