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本水產品恢復輸入大陸 2023年8月以來扇貝首次出口

日本已經向大陸出口扇貝。圖爲東京築地銷售的海鮮商品。(路透)

大陸先前因爲福島核廢水排海事件,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而最新消息是,產自北海道的6噸冷凍扇貝,已經向大陸出貨,這是2023年8月停止以來的首次。

今年10月31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南韓APEC期間會晤,習近平指出,中日兩國一衣帶水,互爲重要近鄰,推動中日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人民和國際社會普遍期待。大陸願同日方一道,按照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確立的原則和方向,維護雙邊關係政治基礎,推進戰略互惠關係。

而習近平與高市早苗會晤後不到一個星期,中國大陸就恢復了日本水產品進口。

共同社7日報導,當天獲悉北海道產冷凍扇貝已經面向中國大陸出貨。這是2023年8月停止以來的首次對大陸出口。日本農業大臣鈴木憲和7日在內閣會議後召開記者會,就中國大陸因東電福島核廢水排海而全面暫停的日本水產品進口表示,約6噸冷凍扇貝5日已面向大陸出貨。他還介紹說10日計劃發送海蔘。

此前在2023年8月24日大陸海關總署發佈「關於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的公告」,「爲全面防範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對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風險」,保護大陸消費者健康,確保進口食品安全,依據大陸「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有關規定,以及世界貿易組織「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有關規定,海關總署決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爲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

直到今年6月29日,大陸海關總署宣告上述公告廢止,強調大陸決定有條件恢復日本部分地區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下同)進口。

具體事項公告包含即日起恢復部分原產地爲日本的水產品進口,福島縣、羣馬縣、栃木縣、茨城縣、宮城縣、新潟縣、長野縣、埼玉縣、東京都、千葉縣等10個都縣除外。同時日本輸大陸水產品企業應當符合大陸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等相關規定。日本水產品進口申報時,應提交日本官方出具的衛生證書、放射性物質檢測合格證明和產區證明。海關對日本輸大陸水產品實施嚴格監管,一旦發現不符合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或日方未能有效履行官方監管責任,將及時採取控制措施。

稍早於5月28日於北京舉行的中日相關部門局長級磋商,雙方確認了以恢復進出口爲目標證明水產品安全性的方案。此前雙方已經在大連等地進行鍼對福島核廢水排海的對話。7月則還傳出大陸海關總署已批准從日本進口扇貝、金槍魚、魷魚等449種水產品,相關手續正在進行中。

共同社先前的報導指,大陸原先是日本最大的水產品出口國,出口額2022年爲871億日圓(約新臺幣180億元),但自2023年8月起全面暫停後,導致2024年水產品對大陸出口降至61億日圓,其中扇貝出口更化爲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