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壞習慣」讓你增加蛀牙風險 原來愛咬冰塊也不行

▲咬冰塊或是硬物恐讓牙齒產生裂痕,細菌更容易入侵。(圖/Pexels,以下同)

記者曾怡嘉/臺北報導

明明都有刷牙,但爲什麼還是會蛀牙呢?其實這和你的清潔習慣息息相關,若刷牙總是草草了事,又或是用力過猛,甚至忽略後牙,都有可能增加蛀牙風險。

#不正確刷牙

不正確或不定時刷牙是造成蛀牙的主因,許多人早上匆忙出門或晚上太累,常常草草了事,甚至忘了刷牙,讓食物殘渣和細菌長時間留在牙齒表面,產生酸性物質腐蝕琺瑯質。此外,如果刷牙方式不正確,例如用力過猛或忽略後牙,也容易造成牙菌斑堆積,增加蛀牙風險。

#經常吃甜食或含糖飲料

糖分是細菌最愛的食物,尤其像糖果、餅乾、含糖奶茶、汽水等,在口中停留時間長,更容易形成牙菌斑。尤其若習慣餐後不漱口或不刷牙,會讓牙齒長時間處於酸性環境中,琺瑯質更容易受到侵蝕。

#餐後不清潔口腔

餐後不習慣清潔口腔,睡前不清潔尤其嚴重,睡眠期間唾液分泌減少,口腔的自我清潔能力下降,如果牙齒上還殘留食物,細菌就會趁機繁殖併產生酸性物質,使蛀牙加劇。

此外,咬硬物或常嚼口香糖也會對牙齒造成傷害。咬硬物如冰塊、果仁等,可能導致牙齒裂痕,讓細菌有機可乘;長期咀嚼含糖口香糖也會增加牙菌斑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