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汽車與東風擬合資進軍出口市場 加速日系全球佈局
日本日產汽車商標與中國大陸東風汽車商標。(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張威翔合圖)
路透社週四(31日)報導,陸廣州市場監管局近日公告,日產汽車(Nissan)與東風汽車計劃在廣州設立一家新的合資企業,日產將持有60%股權。這家新公司將專注於整車與汽車零件的出口,顯示日系車廠持續強化其全球市場佈局的決策。
東風汽車30日官方新聞專題介紹日本汽車產業史,日本汽車工業自二戰後迅速崛起,成爲全球汽車製造與出口的重鎮。1950年代,日本進入大規模量產時代,並透過品質管理與製造技術優化,在1960年代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讓日系車以高燃油效率和可靠性大受歡迎,尤其在北美與歐洲市場站穩腳步。
1970至1980年間,日本汽車出口從每年100萬輛迅速成長至450萬輛,確立以出口爲導向的生產模式。隨後進入1980至2000年的海外生產階段,車廠陸續在美國等地設廠,實現出口與在地銷售雙軌並行。2000年以後,隨着中國及亞洲新興市場的成長,日本汽車產銷更進一步攀升至2500萬輛。
根據日本汽車工業會(JAMA)統計,截至2022年,日本汽車出口接近600萬輛,佔國內總產量六成以上,北美、歐洲及亞洲仍爲主要出口市場。爲進一步深化全球佈局,日系車廠持續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英國、法國、中國與泰國等地擴建生產據點,不僅可降低關稅與物流成本,也能靈活迴應當地市場需求。例如豐田在美國的工廠不只供應北美,還出口至南美等地。
此外,技術創新是日本汽車工業維持競爭力的核心。從豐田的油電混合系統、日產的電動車技術,到對自駕與車聯網的長期投入,日本在新能源與智慧交通領域亦扮演領先角色。
本次日產與東風合資設廠,爲日系車廠持續全球化、深化與中國大陸市場連結的重要一步,也反映日本汽車業正從出口導向走向更加靈活的全球整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