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者:高市採務實行動 避免外交對抗
高市早苗成爲新任日本自民黨總裁,多位日本學者指出,高市上臺後可能在強硬言辭與務實行動之間尋求平衡,避免外交對抗。(路透)
高市早苗成爲新任日本自民黨總裁,預訂於10月15日的國會臨時會正式接任首相。她向來以強硬保守立場著稱,是否將使中日關係再度陷入緊張?多位日本學者指出,高市上臺後可能在強硬言辭與務實行動之間尋求平衡,避免外交對抗。
日本慶應大學政策管理學院教授神保謙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採訪時分析,高市政府將強調外交與安全政策的延續性,特別是「加強美日同盟、提升防衛能力,並深化與志同道合國家的經濟安全合作」。他指出,雖然高市的言論帶有民族主義色彩,但實際外交行動可能會更謹慎,因爲她需要維持國內穩定與對外信譽。
神保謙認爲,高市在靖國神社與歷史議題上的立場可能令中日關係緊繃,但考量日、中深度經濟依存,以及地區穩定的現實需求,她應會在上任初期避免挑起正面對抗,「可能的情況是,她言辭強硬但行動剋制,在臺灣與安全議題上言語尖銳,在貿易和區域經濟框架中仍維持合作參與。」
東京大學公共政策大學院教授王怡光也指出,高市若能在歷史問題上保持克制,採取務實外交,仍有機會避免中日關係惡化,「短期內或許會有波動,但長期可能趨於穩定,就像安倍時期的模式。」
不過,部分觀察人士提醒,高市缺乏國際事務經驗,對中國、韓國及東南亞瞭解有限,這將考驗其外交手腕。
另一方面,中國學者則對高市的當選持審慎甚至警惕態度。黑龍江省社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笪志剛指出,高市的保守姿態迎合日本社會的右傾情緒,雖有助鞏固黨內支持,但也有風險,「若要彌合社會分歧、推動外交進展,她必須在歷史與安全問題上展現一定靈活度。」
上海政法學院研究員蔡暢則強調,高市的治理空間受國會現實、經濟約束與外交風險三重製衡,「高市深知中日經貿關係的重要性,未來或將在強硬姿態下維持經濟合作,形成政冷經熱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