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商會發表白皮書 籲政府穩定兩岸關係
臺北市日本工商會昨天發表「二○二五年白皮書」,由理事長相馬伸一郎(右)遞交給國發會主委葉俊顯(左)。記者林澔一/攝影
臺北市日本工商會昨天發佈「二○二五年白皮書」,對臺灣提出包括能源轉型、投資環境、兩岸情勢及國際經貿在內的多項建言,特別的是,白皮書首度納入兩岸關係,直言地緣政治風險已成外商投資臺灣的重要考量,日本工商會呼籲政府正視並改善。
日本工商會昨發表二○二五年對臺灣政府政策建言白皮書,爲實現「臺日無縫合作並共同發展經濟」願景,提出四點建議,包括優化投資環境,呼籲政府解決缺電、缺人才、缺工問題,建立穩定兩岸關係與國內情勢,並建構開放且韌性的資本市場;白皮書由理事長相馬伸一郎遞交給國發會主委葉俊顯。
白皮書指出,近年臺灣陸續興建許多AI資料中心及半導體制造廠,預估用電需求將大增,但目前所有核電廠均處於停止運轉狀態,且再生能源的增加也須強化輸配電網韌性,商會雖瞭解邁向脫碳的必要性,仍強烈請求臺灣政府能考量現實問題,對於供電穩定性儘速且徹底採取因應措施。
兩岸關係影響外商投資
至於首次納入的兩岸關係,白皮書提到,中國大陸近年提高部分臺灣產品關稅,並頻繁進行軍事演習,導致臺海局勢日益緊張,企業普遍視爲重大投資風險,若兩岸關係持續惡化,將直接影響外商在臺投資意願,因此呼籲政府建立安全、穩定的對外環境,降低政治風險,讓企業能專注於長期事業規畫。
相馬伸一郎表示,所有工商會會員的總公司都在日本,而會員企業也都會有疑問,如果「臺灣有事」會如何?因此會員企業也都在進行「臺灣有事」的評估,這次把兩岸關係納入白皮書中,也是希望臺灣政府能夠重視這個議題。
相馬伸一郎也說,目前臺灣處於「朝小野大」的情況,今年也舉辦罷免立委投票,很多事情是中央說可以,但是到了地方又不行,這對於日本企業來說比較頭痛與傷腦筋。
針對日本工商會關切的供電穩定議題,經濟部昨天沒有迴應。代表政府接下白皮書的葉俊顯致詞表示,白皮書建言與國發會正積極推動的「AI新十大建設」、「均衡臺灣六大區域產業生活圈」、「創新創業雨林生態系」及完善攬才法制等核心政策高度契合,國發會將持續協調相關部會加強與商會的對話,營造友善的投資與經商環境。
日本工商會統計,臺灣去年對日投資金額約五十五億美元、日本對臺投資約四點五億美元。日本工商會指出,雖然近年臺日貿易金額增加,但佔雙方貿易總額比率仍未達百分之十,爲了進一步加強臺日間經濟關係,針對汽車零件、日本酒或燒酎等部分酒類商品,提出免徵關稅建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