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7月出口暴跌 4年來最慘

國際熱門

日本政府數據顯示,日本7月出口出現約4年來最大跌幅,在對美國關稅影響的衝擊中連續第3個月下滑,引發對日本經濟成長前景的擔憂。

外媒報導,日本財務省20日公佈,日本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6%,大於經濟學家原預測的下降2.1%,並標誌6月下跌0.5%後連續第3個月下滑,也是自2021年2月出口下跌4.5%以來的最大月度跌幅。

由於汽車出口疲軟,對美國的出貨量年減10.1%。這與6月份的11.4%相比幅度有所改善,但仍標誌着連續第4個月下滑,其中汽車暴跌28.4%,汽車零件下降17.4%。然而,汽車出口以銷量計算僅下降3.2%,顯示日本汽車製造商的降價措施和吸收額外關稅的努力部分保護了出貨量。

汽車是日本最大出口部門,關稅戰中日本政府與美國達成的貿易協議,關稅爲15%,仍遠高於原來的2.5%,對主要汽車製造商和零件供應商均造成壓力。

農林中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南武志表示,儘管出口價值大跌,但出貨量迄今仍維持穩定,因爲日本出口商避免大幅漲價。他說:「但他們最終必須將成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這將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阻礙銷售。」

進口則因原油、煤炭和液化天然氣進口均出現兩位數下滑,整體年減7.5%。日本7月仍呈貿易逆差1175億日圓,而市場預測爲1962億日圓順差。日本對其他地區的出口也表現疲軟,數據顯示,對中國出口下降3.5%,主要受汽車、零件和非鐵金屬影響。對歐洲出口則年減3.4%,其中鋼鐵外銷暴跌53.1%。

日本出口持續下滑,恐讓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在利率決策上更趨謹慎。但南武志表示,日本經濟迄今避免了最壞情況。他說:「由於關稅協議至少減少了不確定性,日本央行可能最早在10月恢復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