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5500億美元投資計劃 可能資助臺積電在美建廠

▲臺積電。(圖/記者高兆麟攝)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負責與美國協商關稅的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26日表示,日前與美方達成的貿易協議中,包含一項規模達5500億美元(約新臺幣16.2兆元)的對美投資計劃,若符合條件,其中資金可能將用來協助臺灣企業在美國設立半導體廠。

《路透社》報導,這項投資計劃的核心在於以股權投資、貸款與信貸擔保等形式,換取華府調降對日本商品徵收的關稅。不過目前計劃的實際細節尚未公開。

赤澤亮正接受日本放送協會(NHK)訪問時指出,日本、美國與其他理念相近國家正合作打造關鍵產業的供應鏈。基於這樣的戰略考量,這筆資金的受益對象並不限於美日企業。他舉例表示,如果某家臺灣晶片製造商計劃赴美設廠,並採用日本製零組件,或依日本需求量身打造產品,也有機會獲得這筆投資支援,但他並未明指是哪家臺灣公司。

日本將透過旗下的國際協力銀行(JBIC)與日本貿易保險公司(NEXI)執行這項投資計劃。近期日本已完成相關法規修正,允許JBIC對被視爲攸關日本供應鏈安全的外國企業提供資金協助。

赤澤進一步透露,整體投資計劃中,股權投資約僅佔1%至2%,其餘大部分將以貸款與擔保方式進行。當被問及白宮聲明中所提「美方保留90%投資報酬」的內容時,赤澤強調這數字僅針對股權投資部分,實際比例極小。

此外,他也坦言,原先日方希望能取得約50%的投資報酬,但經衡量整體協議內容後認爲,儘管在報酬比例上讓步,卻能避免高達約10兆日圓(約677億美元)的關稅成本,因此整體仍屬可接受的範圍。

赤澤最後表示,日方希望能在川普(Donald Trump)目前這一任期內就完成這項龐大的投資部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