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要深自檢討司法信賴度 蘇素娥:法官要把公平正義當核心價值

▲司法院大法官併爲副院長被提名人蘇素娥 。(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蘇晏男/臺北報導

司法院大法官併爲司法院副院長被提名人蘇素娥今(9日)在立法院表示,獨立、公正、專業且有效能的司法,是人民對司法改革最深期望,如果她獲同意任命,會依據憲法獨立審判、保障人民基本權利、維護憲政秩序。蘇素娥也提到,臺灣民衆對司法的信賴度不高,「我們確實有要深自檢討的地方」,司改腳步從未停止過,所以一定會再加強,例如法官要把公平正義精神當作核心價值。

立法院9日召開全院委員會,上午針對司法院長被提名人蔡秋明的資格審查,下午則針對司法院副院長被提名人蘇素娥。蘇素娥在說明階段表示,她如願進入臺大法律就讀後,受到教授、同學、社會氛圍啓發,開始關心人權保障跟憲政發展相關議題;她民國81年10月8日起被分發到士林地方法院擔任法官,大部分時間辦理刑案,也曾辦理民事案件、家事案件,同時也兼任司法院職務法庭法官,審判經驗豐富且多元。

蘇素娥指出,她個人在承辦案件中,如果有適合案件,會闡述人權保障跟憲政原理原則的判決,曾有判決被收入教課書或被大學研究所採爲實務研討案例,且有多篇被選爲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可供參考裁判,「我的裁判品質是有受到肯定的」。

蘇素娥說,她除審判經驗外,也有歷練司法行政,曾擔任過司法院刑事廳長、士林地院院長,推動並實踐人權保障相關法案,也負責草擬國民法官法,辦理全國實務法庭模擬。在司法行政歷練中,她努力貫徹憲法對人民基本權利的保障,並增進人民對司法瞭解跟信賴,經過上述雙重歷練,瞭解到獨立、公正、專業且有效能的司法,是人民對司法改革最深期望。

蘇素娥續說,然而現自法院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正遭受洪水般巨量案件淹沒,根據司法院112年統計年報,過去十年收案量增加29.48%,未結案件增加111.13%,法官及相關司法人員長期過勞,人才大量流失,且社會變遷這麼快,司改議題越來越複雜,但人民對司改期望從未停止。

蘇素娥指出,如果她未來擔任大法官併爲副院長,將輔佐司法院長關注,第一、「捍衛審判獨立,以公平、正義爲司法核心價值」,因爲相關民調跟研究顯示,人民對司法最深切期望是希望司法可以獨立、公正裁判,所以致力於維護審判獨立環境,避免外來環境來影響審判;另未來將繼續推動國民法官制度,使司法更加公開、透明,並務實調整訴訟制度,維護獨立公平審判環境。

蘇素娥續指,第二、「建構有效能司法」:將盤點整體司法資源 、細緻分配人力、有計劃培養優秀審判及司法行政人才,也會跨領域整合、統一法律見解、精緻量刑、提高裁判安定性及可預測性進行司法減壓;司改需要更多資源投入,法官跟相關司法人員均需要有效增補,並要研議防止濫訴等,另她也會強化司法同仁的身心關懷措施。

蘇素娥表示,最後連結國際司法交流,因爲在數位時代,各種法律爭議無遠弗屆,我國有穩健司法體系,但也面臨跟其他國家相類似困境,可以與其他國家建立穩定合作跟交流,開拓國際視野、提升專業量能。

蘇素娥強調,大法官是憲法守護者,保障人權、維持憲政秩序價值跟理念,值得世世代代捍衛;她來自基層且從事審判多年,依憲法、法律,超越黨派獨立審判,「對我來說是生活一部分」,所經歷每個案件都是別人的生命故事,這些人生經驗累積,讓她瞭解人民對國家司法期待是什麼。因此她獲同意任命後,會始終如一,依據憲法獨立審判、保障人民基本權利、維護憲政秩序,也會以過往累積司法行政經驗,輔佐院長推動司法行政業務,扮演稱職大法官併爲副院長角色。

另外,張啓楷質詢蘇素娥時詢問,爲什麼臺灣民衆對司法不滿意度這麼高?蘇說,臺灣民衆對司法的信賴度不高,「我們確實有要深自檢討的地方」,有部分是因爲還要更加強跟民衆溝通;「我們瞭解人民對司法的鞭策跟期待是很深,而且不會停止」,司改腳步也從未停止過,所以一定會再加強,例如法官要把公平正義精神當作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