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擂臺首秀”在杭州舉行 宇樹科技透露宇樹G1格鬥模式難點
5月25日晚間,《CMG世界機器人大賽·系列賽》機甲格鬥擂臺賽在杭州舉行,這是全球首個以人形機器人爲參賽主體的格鬥競技賽事。據瞭解,本次參賽人形機器人爲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Unitree G1。該款人形機器人全身共有23至43個關節電機,起步售價爲9.9萬元。
正式開賽前,四臺宇樹G1人形機器人戴着不同顏色的護具亮相,並分別展示了勾拳、踢腿等動作。在比賽中,由不同團隊操作的宇樹G1人形機器人進行了多輪對抗,並連續施展了側踢、膝踢、勾拳、組合拳等動作,展現出較強的穩定性、平衡性和敏捷性,比如機器人倒地後能迅速爬起。經過激烈比拼,名爲“AI策算師”的機器人憑藉出色的抗打擊能力和戰術執行力奪得冠軍。
“我們正在見證機器人技術的跨界突破。”現場觀衆感嘆道。賽事展現的智能算法與硬件系統,已具備產業化應用潛力,未來人形機器人很有可能會率先在科娛、製造業、特種行業代替人類完成複雜的任務。科幻電影裡的場景,正在被人形機器人一點點搬進現實。
對於人形機器人的訓練而言,格鬥模式最難訓練的動作是什麼,主要難點有哪些?宇樹科技負責人表示,就G1來說,一是瞬間爆發力要求高,二是控制算法精準度和穩定性要求高,三是機械結構強度要求高。例如在進行該動作時,機器人的機械結構需要承受較大的衝擊力,對關節、骨骼等結構的強度和穩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參賽的宇樹G1手臂有7個自由度,比常規的5個自由度多出2個自由度,多出的2個手腕自由度使機器人的手臂動作更加靈活多樣,在格鬥中進行更靈活的招式變化,如勾拳、擺拳、上勾拳等拳擊動作中的手腕調整,增加攻擊的角度和靈活性。”宇樹科技表示。
據宇樹科技介紹,目前機器人的操作模式主要包括AI語音操控、手柄操控、體感操控。各有優缺點。在人形機器人格鬥模式的平衡性訓練中,技術人員會對其進行模擬撞擊訓練,讓機器人在受到來自不同方向、不同力度的撞擊時,能夠迅速做出反應並調整身體姿態,以保持平衡。
“通過對撞擊場景的模擬和反覆訓練,機器人可以學習到如何在複雜的對抗環境中穩定身體,避免摔倒。同時我們也會進行模擬機器人傾斜狀態的訓練,提高在格鬥中的穩定性和抗干擾能力。”宇樹科技告訴記者。
早在今年4月,宇樹科技就發佈了標題爲《Unitree 鐵甲拳王:覺醒!》的視頻,宇樹科技透露,他們一直在爲參加格鬥大賽的機器人進行技術研發調試和算法訓練。視頻中,G1機器人分別擊打沙袋、與人類格鬥、與另一臺G1機器人格鬥。
爲何要訓練人形機器人蔘加格鬥賽事?宇樹科技工作人員表示,一方面是通過這次比賽,引起大衆對機器人技術的關注;另一方面,想要讓這些人形機器人,在未來的生產生活中發揮作用,必須有一個很基礎的條件。就是機器人的硬件要足夠穩定,其平衡能力要足夠強,移動能力和動作要足夠地流暢、精細。
除了參加格鬥大賽,今年以來,人形機器人馬拉松賽、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爭相舉辦。4月,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在北京亦莊舉;同在4月,無錫舉辦首屆具身智能機器人運動會。而在8月15—17日,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將在北京舉辦。
人形機器人上賽道的背後是行業的多路徑測試,2025年一度被認爲是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元年。中信證券發佈研報指出,2025年將成爲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的量產元年,具身智能機器人是AI與物理世界的重要結合,其量產及場景的開拓試驗性應用宣告了人工智能AGI和機器人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新一輪的產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