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重開機」有望?澳洲女子死後冷凍 盼未來復活

女子死亡幾分鐘後,人體冷凍機構便立刻啓動「冷卻程序」。示意圖/ingimage

當生命走到盡頭,是否還有機會再次甦醒?澳洲一名女子選擇過世後,將遺體低溫冷凍,盼望未來科學進步,能有機會再度復生。這項聽來近乎科幻的行爲,正在新南威爾斯州一處不起眼的小鎮悄悄發生,也再度喚起外界對「人體冷凍技術」的科學與爭議性關注。

根據「澳洲新報」報導,7月4日一名來自墨爾本、患有慢性疾病的女子在醫院去世,幾分鐘後,人體冷凍機構 Southern Cryonics 的工作人員便立刻啓動「冷卻程序」,將遺體浸入冰水、再進一步降溫六小時後,運往設施中心最終安置於攝氏零下200度的液態氮中。

目前,她是該中心保存的第二具遺體。據統計,全球已有超過600人接受此類冷凍處理,試圖將死亡「暫停」,寄望未來醫療科技能「逆轉命運」。

儘管人體冷凍看似提供一線希望,但科學界多持保留態度。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冷凍保存專家布萊恩特(Meagan Bryant)坦言,目前僅有細胞與極少數簡單組織能有效冷凍保存,尚無任何成功冷凍並復活器官或人體的實例。

「若這項技術真的可行,早該應用於器官捐贈領域。」布萊恩特指出,人體各器官由不同類型細胞組成,大小與反應不一,無法以單一冷凍劑保護所有細胞,細胞內結冰後膨脹將導致嚴重損傷,這正是人體冷凍的最大障礙。

這項技術的啓發來自美國學者艾廷格(Robert Ettinger),他在1962年出版「不朽的可能性」一書,首次提出「死亡並非終點」的觀念,被尊稱爲「人體冷凍之父」。Southern Cryonics 創辦人索拉基德斯(Philip Rhoades)在年少時讀過此書後深受啓發,進而號召35名創始會員出資成立此機構。

目前已有32人預約進行冷凍程序,年齡從15歲至95歲不等,來自醫師、公車司機等各行各業,每年繳交年費350元澳幣(約6700元臺幣),最終程序費用約爲17萬澳幣(約325萬臺幣)。會員需簽署包括禁止解剖、同意終止服務等多項條款,以確保冷凍過程中不受外力干擾。

索拉基德斯表示,「這些人不一定追求永生,但對延續生命與未來科技懷抱期待。」目前澳洲尚無針對人體冷凍的明確法規,Southern Cryonics 在新州的營運登記爲「墓地」,以規避潛在法律問題。即便如此,這樣的「延壽夢」仍引發倫理討論與科技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