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少事多…1件校園性平案要花4個月調查 中市議員盼增專業人員

臺中市議員張廖乃綸表示,校園性平案件日增,調查人員不足導致調查時間曠日廢時,使案件雙方繼續共處同一空間,令家長擔心、學生受害。記者陳敬豐/攝影

校園性平案件逐年上升,臺中市今年上半年已超過2000件,但全市的性平委員會調查小組僅21人,人手不足導致調查時間拉長,動輒到上限的4個月,導致被害人與加害人長期共處。議員建議,應增加調查人才並設置SOP;市府迴應,會繼續廣植人才,並協助校方媒合。

臺中市議會今天進行教育文化業務質詢。國民黨議員張廖乃綸指出,近年校園性平案件通報數量日增,去年就有2476件,成案件數超過400件,今年截至5月,已經通報2234件,成案230件,換言之平均1個月就有3、40件成案。

張廖乃綸表示,近期接獲陳情,有高中發生性平案件,男學生求愛不成強行抱住女學生,今年5月底爆發,但直到9月底才成案,期間2人還是在同一間教室上課,男學生不時對女學生口出惡言;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國中,令家長非常擔憂。

張廖乃綸強調,以高中生性平案件爲例,7月少年法庭就已做出判決,性平調查委員會的速度比法院還慢,國中案件更是連少年法庭都沒有;她詢問學校,獲得反饋是專業人員不足、受理案件太多,光要訪談案件兩造當事人就要花很長時間,纔會造成每案處理時間冗長。

教育局長蔣偉民迴應,根據規定,性平案件的調查時間是2個月,可以延長2次,每次延長1個月,最長調查時間就是4個月;目前臺中市的性平委員會調查小組有21個委員,各校也會自行聘請具有專業資格的調查人員,教育局每年都會辦理初階、高階性平研習,廣納儲備人才。

張廖乃綸質疑,儲備人才都不是專職人員,教育局就是沒有培養專職人員,每個案件纔要拖那麼久;4個月幾乎等於整個學期,部分學校若無法處理,甚至會勸被害者轉班、轉學。她建議,教育局要增加專業人員,加速消化性平案件,此外也要建立嚴謹流程,處理性平案件雙方共處的問題。

蔣偉民表示,目前全國都沒有專職的性平調查人員,全部都是兼任,教育局會繼續辦理研習,廣植調查人才,學校聘請調員若有困難,教育局也會協助媒合,此外會積極追蹤調查時間;性平案兩造的相處問題,教育局正在研擬措施,若認爲調查中隔離較恰當,學校可以暫時安置行爲人或協助轉班,且不應該要求被行爲人轉班轉學。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會繼續廣植調查人才,也會協助校媒合調查人員,目前正在研擬調查期間性平案雙方的處置措施。記者陳敬豐/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