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 轉學了事 議員憂校園霸凌黑數多

校園霸凌事件頻傳,國民黨臺北市議員耿葳指出,制度與現實面落差大、黑數多,市府應跨局處成立「校園霸凌防制中心」接住受害者。(本報資料照片)

校園霸凌事件頻傳,但校方多以和解處理,受害者被迫轉學,國民黨臺北市議員耿葳指出,制度與現實面落差大、黑數多,市府應跨局處成立「校園霸凌防制中心」接住受害者。臺市長蔣萬安承諾,會請教育局研議對加害者的強制輔導及公開相關案件處理進度。教育局表示,北市設有「校園霸凌防制諮詢委員會」,也會持續督導各校落實防制作爲。

耿葳表示,去年接到家長陳情,其女兒在校遭男同學性侵,但反被對方控告性侵,校方刻意掩蓋事實、偏袒男同學,女兒不敵壓力自行轉學;這並非單一事件,校園霸凌有8成都是受害者轉學,「爲什麼身爲受害者,還要離開熟悉的學校?」

耿葳直言,臺北市成立反霸凌專線、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學校有防制小組和申訴管道,看似齊全,但還是無法協助家長和學生解決問題,制度與現實面落差大,市府跟校園各自爲政、缺乏統籌;通報雖然存在,但學校傾向內部消化、不成案,黑數極多,表面上雙方輔導、和解,實則是受害者離開學校。

耿葳建議,應成立「校園霸凌防制中心」,由教育局主責,社會局、衛生局、法務局跨局處加入處理,加害者須強制接受心理輔導跟治療,嚴重時予以停學處置,避免被害者離開學校,加害者留下繼續欺負其他同學。

她表示,應設立公開透明資料庫,定期統計霸凌案件類別,但不公佈個資,讓社會大衆可以同步追蹤處理進度,翻轉懲罰錯位的狀況。

教育局表示,北市依「校園霸凌防制準則」設有「校園霸凌防制諮詢委員會」,作爲跨局處整合與督導的重要平臺,統籌規畫防制計劃與策略並整合資源,針對議員提議,會提至委員會討論。

教育局強調,法規明定學校對霸凌事件得依法採取暫時安置、個別輔導或轉介輔導單位,在尊重當事人意願前提下維護學生權益,對於行爲人也須採取適當管教措施,達到改過及反省進而預防的目的;面對校園霸凌事件秉持零容忍態度,持續督導各校落實防制作爲,並加強心理輔導,營造安全、友善、尊重的校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