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跨境收付款規模 再創高

綜合外媒23日報導,中國外匯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3月份以人民幣計價的跨境收款和付款分別達人民幣(下同)2.65兆元和2.55兆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按摺合的美元計算,人民幣在全幣種跨境收付款總額中的比重超過了2023年8月的高峰,達到54.3%。

中國外管局的統計來源,除了貨物和服務貿易在內的經常帳戶結算,還有跨境直接投資及證券投資等在內的資本帳戶資金流動。外媒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人民幣貨物貿易結算和海關貿易資料計算,人民幣在貨物貿易結算中的比重約爲30%左右。由此推斷,資本項下的人民幣佔比更高。

人行另一項統計也可看出外資佈局人民幣資產的動態。今年截至4月15日,共有1,160餘家境外機構進入中國債券市場,境外機構在中國持有債券總量爲4.5兆元,較2024年底增加2,700多億元。中國債券市場總規模已達183兆元,居世界第二位。

另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統計,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市場的佔比也快速攀升,去年已超越歐元成爲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僅次於美元。截至今年3月,人民幣在全球的貿易融資佔比來到7.38%,再創歷史新高。

貿易衝突和地緣政治風險加劇背景下,中國正大力推進跨境金融服務能力,包括人民幣國際化的一系列舉措,爲貿易、投融資護航。中國金融監管機構21日還公佈最新的提升上海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包括擴大人民幣在貿易投資服務的使用等。